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逆向物流的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7-14  点击:939
逆向物流的发展这是一个在战略高度和运营革新值得关注的成熟领域。在今天,我们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做出的工作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将来,拥有完善的逆向物流系统将是企业生存的条件。

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有迹象表明,现在就开始对逆向物流进行投资的企业比那些滞后者更容易主导发展潮流。这是一个在战略高度和运营革新值得关注的成熟领域。在今天,我们在逆向物流系统中做出的工作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将来,拥有完善的逆向物流系统将是企业生存的条件。
一、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

  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2 逆向物流的概念

  所谓逆向物流是指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由于某些物品失去了明显的使用价值(如加工过程中的边角料、消费后的产品、包装材料等)或消费者期望产品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失去了效用或已被淘汰,将作为废弃物抛弃,但在这些物品中还存在可以再利用的潜在使用价值,企业为这部分物品设计一个回收系统,使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品回到正规的企业物流活动中来。

  3 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的关系

  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的支撑

  循环经济所涉及的流程是一个全封闭的系统,流程中涵盖了回收、回收物的处理、可再利用资源再投入到生产的逆向物流,使得在正向物流中产生的残次品、包装物等经过逆向物流,对其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可再利用的能源,部分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废物经过焚烧和填埋再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因此,逆向物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只有构建起顺畅的逆向物流,才能形成封闭的循环流程,否则循环链将断裂,循环经济将不能实现。

  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实现的必要手段

  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逆向物流的开展为废旧物品的回收与利用架设了桥梁,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同时也使企业降低经营运作成本,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在竞争上的优势。这又间接的促使企业更加重视逆向物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逆向物流的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在逆向物流管理组织和技术水平上,大量的物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循环利用或根本无法循环利用。随着现代社会逆向物流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前不能够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资也逐步变成了可以回收利用的对象,这就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了资源的再利用程度,从而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条件下构建逆向物流体系的重要性

  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减轻经济增长对社会资源供给的压力,缓解资源的约束矛盾,还有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从而经济、社会、环境的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

  1 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量,降低消耗成本

  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在企业资源成本的利用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回收价格低廉的废旧物品,直接对其进行简单加工,或是将其分拆成零部件后投入再生产,可以节约原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广义的逆向物流还强调,为了减少回收的物料,使产品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再使用,要减少正向物流中的物料使用量。据统计,2010年废纸回收率将达66%,钢铁产量有三分之一来自于回收的废钢铁。在日本,每年报废的汽车达数百万辆,其中半数以上被分解成废钢、橡胶和玻璃被回收再利用。

  2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据相关资料显示,零售商接受的退货水平大约在6%左右,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直销和邮购业务等直销方式已经占领了市场的相当份额,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惊人的退货率,平均在35%左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逆向物流服务,控制好退货标准,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退货要求,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赢得客户信任,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3 提高环保水平,改善企业社会形象

  在利益的驱动下,制造企业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其加工制造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酸雨等现象就与企业忽视环保的行为有关。于是,世界各国陆续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强制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同时,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他们的消费观念中有着越来越多的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理念,由此,众多的企业开始实施逆向物流体系,以降低物资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向社会展示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三、我国逆向物流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国民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

  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居民珍惜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偏弱,加之又是人口大国,消费量大,废弃物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仅仅回收经济利益较大的废金属、废纸张,而对废电池、废塑料等不感兴趣,居民只好将其扔入垃圾中,使垃圾总量增加,垃圾处理工作难度增加。

  2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没到位

  我国再生资源的回收主体主要有三大部分:①物资部门管理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②供销社系统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这两部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是再生资源回收的主要渠道,是按行业、行政区划建立的回收企业,普遍存在“散、小、差”的情况,多数属于小型流通企业;③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个体回收企业,其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一些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没到位,使这个行业成为微利,甚至是无利的行业,导致这些企业做得越多,亏损越多。

  3 高层未能重视,缺乏有力支持

  企业逆向物流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对它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资金、技术和人力支持的不足均源于此。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一般都没有把可能要回收不合格产品、消费者的不满意产品或是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废弃产品这个负面的伴随结果加以考虑,所以也就不会有逆向物流这个环节,当问题来临时,就显得无所适从。据统计,有40%的人认为,逆向物流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管理阶层觉得其不重要,其次是公司缺乏相应的政策和系统支持,再其次是疏忽管理和缺乏人力资源。可见,对逆向物流而言,来自企业内部的挑战首先是业务优先权和政策的重视程度,这也是逆向物流面临的最大挑战。

  4 系统风险加大,缺乏管理能力

  逆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政策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同时,由于逆向物流具有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建立并管理逆向物流系统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在正向物流中,产品可以通过有效的、现成的渠道流向消费者,而在逆向物流中,他们的回收是不可预知的,而且经常是非经济批量回收,甚至是单件产品回收,企业不知道会回收多少东西,也不知道回收时的产品状态是怎样的,这也是逆向物流运作过程中面对的主要问题。

  四、循环经济条件下构建逆向物流体系对策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协力才行。因为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新人们头脑的思想,逆向物流才有可能真正地成为现实。政府的功能是规划、引导、服务和监督逆向物流,为逆向物流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1 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要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观念,增强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全社会都能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中。

  2 鼓励物流研究与评估,出台资源回收利用政策

  国内企业的逆向物流观念不足,而且逆向物流并非只局限于企业的活动,更与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该在政府的牵头和带领下,结合企业、学术界的力量,进行逆向物流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评估,进而规划周全适用的各项逆向物流活动。同时,要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能够促进资源回收利用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

  3 重视资源回收工作,做大做强回收企业

  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建立回收网络和集散市场,推动回收利用企业逐步向节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废弃物回收物流网络,但需要培育一些大回收企业,以便发挥聚集效应和发散效应。

  4 完善物流环节,构建逆向物流运行体系

  社会除了有正向物流的运转体系之外,还要建立逆向物流的流通环节,以帮助无能力施行逆向物流的企业及时回收有缺陷、有问题的产品。它既可以从正向物流的流通渠道原路返回,也可以是另设产品回收处理中心,对产品进行回收、检验、处理、再生。根据不同企业逆向物流的数量和批量,制定其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同时,企业是逆向物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逆向物流工作,达到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

上一篇:玉溪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研究
下一篇:遂溪拿到“国际长寿养生基地”金字招牌 将大力发展健康产业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