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山东省宁津县杜集镇常洼社区村民陈希文来到即将完工的畜牧养殖产业园察看。 “这里建好了,我就可以来养肉牛了。去年我们常洼村全部搬进了新社区,住上了可心的楼房,今年如果在产业园里干个事,就是真正的社区居住、园区挣钱啦! ”
宁津县杜集镇常洼社区自去年以来,按规划建成5万平方米绿化、道路、水电暖等配套设施齐全的住宅楼,附近建设了畜牧养殖、蔬菜等产业园,村民可进园打工或者入社种植、养殖。像常洼社区这样,让村民社区安居、园区乐业的建设模式在宁津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县新开工社区6个,续建社区28个,在建户数7120户,建成户数3590户,启动建设家具、机械加工、商贸、种植、养殖等规模以上产业园区25个,带动近万人就业。
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宁津县坚持社区、园区同规划设计同建设。他们聘请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市、县、中心镇、大社区四级规划体系要求,已完成全县现代城镇体系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大社区的要求,结合以县城为中心,柴胡店镇、大柳镇、保店镇3个中心镇为支撑,61个农村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扩大农村社区规模、提高农村社区标准、提升农村社区影响力。今年新开工的社区,从社区选址、社区规模到规划图纸设计一律经县委、县政府审核批准,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开工建设。规划一经批准,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确保启动一个建成一个、完善一个。社区建设上重点抓好配套。按照“五化八通八有”要求,积极完善28个续建社区通水、通电、通路、通暖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成熟社区,优先配套幼儿园、医务室、敬老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健全完善垃圾、污水处理和农机具、余粮存放等配套设施,增强社区吸引力。
同步建设的产业园区,解决了宁津民营业户多,农民不愿因进社区而放弃或者影响自己的产业生意的现实问题。坚持每个社区都有产业园区,每个产业园区都有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都有主导产品。该县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优势,对原来的庭院经济、民营企业进行规划整合,建设民营经济产业园、创业园,为社区建设、村庄拆迁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先后建起大祁网带产业园、清明寺家具产业园等10多个。再就是合理利用旧村复垦土地。对于土地增减挂钩复垦的土地,由社区委员会通过招投标方式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建设苗木、蔬菜、养殖等产业园区。还有就是结合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等活动,吸引创业者入驻,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入驻园区,实现农民群众离土不离家,就近打工,增加群众收入,为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宁津县已启动建设规模以上产业园区25个,带动85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