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常态下的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宁夏也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构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构想。
近年来,宁夏文化产业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加快园区(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培育特色文化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区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5年实现产业增加值64.94亿元,增长10.6%,比全区GDP增长率高4.8个百分点。但是和全国比,宁夏文化产业“小、散、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多位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希望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社会各界应大力支持和配合政协文史委员会,共同做好《回族百年实录》征编工作。
——政协委员韩胜利
建议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书画艺术人才交流,促进宁夏少数民族书画艺术发展。
——政协委员张生礼
我建议在中小学生中加强古典诗词写作能力培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政协委员左宏阁
我建议要加强旅游业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为旅游商品创意开发提供政策支持
——政协委员李良
我建议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宁夏文化底蕴深厚,但挖掘工作相对滞后,后重视文化产业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政协委员朴凤兰
我建议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支持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化顶层设计,加强文艺人才培养。
——政协委员杨洪涛
政府工作报告对文化产业发展表述不够充分,应加大对反映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创作的支持力度。
——政协委员于文江
我建议要结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深入研究和制定更为具体、更有操作性的促激措施。要注重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政协委员刘佳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一个综合性民俗文物博物馆,把这些民间收藏分门别类的展示出来,给社会带来一个学习了解民间文化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成为宁夏新的文化景点,增加宁夏的文化内涵。
——政协委员庄电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2017年,宁夏要办好第15届中国戏剧节等文化活动,创作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品力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新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06个,实现全区贫困村文化中心全覆盖。支持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史档案、社科参事等工作,加快外事侨务、统计气象和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