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龙跃梅)《中共清远市委关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意见》于今年2月出台,明确清远未来的改革方面。今年是深化改革之年,有哪些改革举措?记者4月10日获悉,今年的深化改革行动大纲―《清远市2014年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日前已下发。
“在省级产业园区试点负面清单管理”、“选择一个县或镇开展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试点”、“打造华南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要点》中从7个方面对今年的“啃硬骨头”作出了布置。
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比2012年减少40%以上
在推进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要点》提出,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各类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整合市属行政部门经营性资产和社会事业领域经营性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革。取消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另外,全面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出台商事登记改革后续监管、行政审批监管清单等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在省级产业园区试点负面清单管理,市场主体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2016年底前,努力打造成全省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短、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环境。”这是《中共清远市委关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意见》提出的目标。《要点》中,也对此进行了细化:努力实现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比2012年减少40%以上,办结时限总体缩短50%左右。
在自然村成立村民理事会
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方面,《要点》提到,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积极稳妥开展三个试点镇村民委员会规模调整试点工作。健全和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发展机制。鼓励创办农民合作社,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健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通过产业化经营真正得到实惠。制定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优惠政策,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要点》中提到。
另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鼓励和引导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通过置换、调整等方式使承包土地相对集中后再进行土地确权。完善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县城落户限制
在推进生态文明和城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点》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颁布实施清远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县城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市区落户限制,推进与之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争取省级在地级市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跨县域流转试点,探索建立地票制度,实现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公开交易。”
该文件还提出,指导开展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年底公布实施生态控制线。支持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共同建设生态发展试验区,争取纳入国家生态发展示范区。争取与广州市合作推进水资源保护及污染防治,协调建立跨市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华南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要点》提出,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制。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将清远市体育馆改制为清远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在保留原有职能外增加市属新建体育场馆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华南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要点》中提出。
七大领域改革
1
推进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取消国有企业行政级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省级产业园区试点负面清单管理,市场主体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最大限度取消年检、年审事项,规范年检程序和标准
推进有条件的县级联社改制为农商银行,引进合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到清远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
2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稳妥开展三个试点镇村民委员会规模调整试点工作
制定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优惠政策,培育发展家庭农场
鼓励和引导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通过置换、调整等方式使承包土地相对集中后再进行土地确权
完善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土地流转交易平台
3
推进生态文明和城镇化体制改革
颁布实施清远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县城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市区落户限制
支持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共同建设生态发展试验区,争取纳入国家生态发展示范区
4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成立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将清远市体育馆改制为清远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
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华南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推进社会民生领域体制改革
推进广州市公立医院与清远市公立医院全面建立帮扶关系
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
研究清远放开异地高考和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等改革方案
6
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政府承担的事务性、技术性事项原则上通过购买服务向社会组织转移
将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站)改造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工作站)”
7
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总结推广清新区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经验
启动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工作,选择部分县(市、区)或市直单位作为试点,制定抽查核实办法
开展新提任领导干部报告有关事项公开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