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金桥临港综合区内的创新创意园国际方案竞标专家评审会举行,系上海金桥临港综合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临港综合区内启动的首个自建功能性项目。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新区副区长陈鸣波表示,该项目的启动和景观
规划的建设对临港综合区开发具有标志性意义。
创新创意园将实现四大功能
据介绍,创新创意园是创意研发、办公及为园区生活配套的产业园区,在定位上介于产业园与商务花园中间形态的产品,突出高科技产业在用地结构上科研、生活、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体化需求。
该项目位于临港综合区先行区的商办板块内,共包括5个地块,总用地面积8.8万平方米(132亩)。其中3个地块为商业用或商办用地,2个地块为公共绿化用地。总建筑面积为13.5万平方米。
建成后,创新创意园将实现四大功能:金桥临港公司指挥部办公展示中心、经营性办公建筑、服务式公寓、各类商业配套设施。其中,后三个板块将有各自独有的功能及特点,共同构成园区整体。
记者了解到,方案设计任务书同时强调园区的生态化,需体现在建筑的生态化和
园区规划的生态化。不仅自然环境一次建成,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园区中将选取1栋建筑单体争取绿色建筑最高荣誉——LEED(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金牌认证。
共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的四家设计事务所参与本次方案竞标。中科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
景观规划构建“公园城市”
在创新创意园项目进入到专家评审环节的同时,金桥临港公司也全面启动了先行区市政工程的建设工作,以及综合交通、道路管线等8个专业规划。目前,先行区的绿化景观规划工作已经完成。
根据临港综合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区先行区是以绿色生产、创新创意功能为主导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综合性、知识密集型智荟城区。总体上,先行区作为主城区与综合区之间的功能衔接与空间过渡,即先行区在有相对集中的城镇功能建设开发的基础上,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空间景观,作为主城区相对密集开发与综合区北部相对自然生态之间的空间过渡。
此次综合区景观规划工作由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建筑学与旅游系主任刘滨谊的团队完成设计,提出“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理念。
据悉,鉴于临港地区是台风、风暴潮经常的登陆点,以及盐碱潮滩生态基底、筑塘填海等特殊的区位和环境特质,设计团队将构建先行区景观生态网络,将办公服务、创意产业、购物娱乐、栖居生活、郊野休憩等各类城市空间单元,通过低密度、高绿量的公园化集聚,打造21世纪临港新城具有地域文化特质的公园聚落生态综合体。
刘滨谊表示,整个先行区将本着“先公园、后城市”的开发经营理念,分近、中、远三期建设,最终建设成生态、功能、精神融汇,科技手段智慧,艺术创意荟萃于一体的“H3PARK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