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交通厅等对3年多来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介绍。省发改委副主任王立忠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现代服务业如何与京津建立协同型合作关系」时说,河北服务业的发展不是一味地、盲目地跟着京津走,而是立足河北实际,准确定位,错位发展。
补高端服务业短板错位发展
王立忠说,「河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京津相比差距过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障碍。加快河北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着力点。河北省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领跑京津。但商贸、住宿、餐饮、仓储等传统的服务业占比例较大,金融、环保、高科技、新能源等现代服务业差距比较明显。河北在服务业的总规模上要增加,在结构上要调整。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根据错位发展的原则,河北重点制定了现代物流、信息、金融、高科技等八个方面的服务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精神」,王立忠说,「河北明确提出,以良好公共服务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聚集优势优质要素、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千秋之城、未来之城、典范之城。着力打造张家口国际冰雪运动品牌,与雄安新区共同形成河北腾飞的在『两翼』。重点推进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冀南新区、白洋淀科技城等11个省级重大平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要素支撑,优化承接环境,加快产业和要素集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方面,贯通与京津的产业链条,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与京津共同打造立足区域、服务全国的优势产业集聚区。以改革创新为支撑,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平台,加快石保廊等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尽快形成推广一批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河北累计引进京津项目15560个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3年多来,河北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有序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以来,河北累计引进京津项目15560个,资金13901.17亿元。王立忠介绍说,打造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区、正定新区等11个省级和一批市县级承接平台,强化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撑,首钢京唐二期、北京现代汽车沧州工厂等一批疏解项目成功落地;津保城际、张唐铁路建成通车,北戴河机场、承德机场投入运营,北京新机场、京张高铁、太行山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立体交通物流网络正在形成。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会、央企进河北等重大对接活动使北京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承德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一批国家级试验区获批,与京津合作共建各类科技园区55个、创新基地62个,吸引135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