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接待游客2000多人,毛收入30多万元。今年引进些新树种,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4月的一个上午,双鸭山农场生态桃园负责人李萍将刚刚购买的150株车厘子和白油桃树苗移栽进自家的温室大棚内。这是该农场为打造田园综合体、推进乡村振兴计划打造的一个热点景区。
近两年,双鸭山农场以建设田园综合体为主线,依托围城、围矿、围路的区域优势,按照市场需求拓展农业功能,着力创建菜园、果园、乐园的“三园”休闲农业农场,促使现代农业向质量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型升级发展。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旅游收入近700万元。
双鸭山农场拥有林地20万亩,蔬菜大棚950栋,凭借毗邻“一市、三县、四矿”的区位优势,以及独具的纬度、温度,丘陵漫岗地势,降水量、劳动力充足优势,规划打造“三围”经济和创建“三园”农场的发展思路,加快北大荒果蔬王国、平欧榛子园、桃园、巍谷酒庄、松岭小寨等10个示范基地建设,使本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农场汇聚。
农场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林业“五型”经济,加大平欧榛子、123小苹果、山葡萄等适合采摘的林果种植面积;蔬菜管理区突出围绕旅游采摘,调优葡萄、西(香)瓜、草莓等20余种适合采摘的果蔬品种;鼓励职工群众发展畜禽养殖、池养鹅、地摆木耳及垂钓园、农家乐、林业庄园等创业项目,打造融合发展、多样增收的产业格局。现全场已有800户加入到融合发展产业格局中。
为避免建设盲目性,农场还邀请省林科院专家杨凯博士为生态经济带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赏花品果、观景垂钓、民宿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农场重点在引领示范、政策扶持、保障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聚力打造“北大荒果蔬王国”龙头,按照“AAA”级景区标准提升蔬菜园区建设标准,累计投资600余万元,完善园区休闲广场、采摘长廊、道路硬化等设施建设,重点栽植适宜采摘的果蔬、林果品种30余个,新建蔬菜文化展示厅,形成观光了解体验果蔬文化,增强农业体验游的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和科技性。蔬菜园区通过旅游采摘,销售总额200余万元。
通过推进产业全域覆盖,确保产业规模稳步壮大。农场推进关联型项目加速集聚发展,推广林禽模式、林菌模式、林果模式、林药模式、林畜模式、林品模式等多种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出平欧榛子、小苹果、生态猪养殖等10个示范基地。全场“围山经济林”总面积已发展到6000亩。鼓励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联合体69家。第六作业站巍谷山庄建设总投资1.8亿元,建有红酒庄、白酒庄、森林康养山庄,园内栽植山葡萄2000亩,年酿制山葡萄酒600吨、白兰地37吨,年创效益600万元,安置人员就业360人。
农场在打造休闲农业过程中,坚持融入文化元素、设计精品路线,逐渐形成“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购农家物、享农家乐”的休闲旅游格局,规划出“平欧榛子采摘园—桃园—鹭鹳山庄—莲花山庄垂钓园—北大荒果蔬王国—巍谷山庄—松岭小寨—青山旅游风景区”等集采摘、游玩、餐饮、观光、摄影为一体的精品旅游线路。游客可通过参观农场创业广场、创业展示馆感受到农场“三次”创业文化,使心灵接受到北大荒精神的洗礼。自创建旅游精品路线已来,北大荒果蔬王国年游客接待量由4000人提升至7000余人,增加收入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