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学习新加坡的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龙岗区的实际情况,严格遵循‘国际接轨+中国国情+区域特色’的原则,在借鉴中有所取舍、有所创新,务求实效。”今年上半年,龙岗区组织部分处级干部组建城市建设与管理专题调研组,到苏州工业园区考察学习,实地参观了园区邻里中心、智慧城市之中国智能交通示范工程——苏州工业园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创新城市管理下的新社区典范——泰元社区等地,并与新加坡来的专家现场交流“取经”。调研组指出,借鉴以中新合建的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经验,使龙岗的对标更切合实际。
规划前瞻
参照苏州工业园“九通一平”标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战略实施,龙岗区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城市规划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对比新加坡,我们在城市规划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调研组认为,规土部门要积极协同建设、环保、交通、市政、交通、林业等部门,搞好周密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人口因素,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立足30年至50年,高起点、高标准编制龙岗城市发展规划体系。
具体而言,可参照苏州工业园“九通一平”的规划标准,进一步编制符合龙岗区实际的交通、环卫、供水、路灯、园林绿化、污水处理以及娱乐、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等专项规划,大力推广并严格实行阳光规划制度,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认真吸纳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的建议和意见,形成全面科学综合配套的规划体系。
与此同时,要建立高标准的环保体系。龙岗区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把规划投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期投资,以城市规划成果的高标准、高质量,提高区内环保标准设置,赢得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高速度、高效益。此次调研中,调研组一行发现,苏州工业园区已成功借鉴新加坡经验,园区内各项环保标准的设置远远高于一般城市,投资额超20亿美元。
一组数据令人关注:环保一票否决项目超300个;清洁能源使用率、危险废物、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均达100%;累积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超过45%;垃圾桶配置和环卫工人休息室设置标准严格按照1公里20个垃圾桶、2公里1个环卫工人休息室的标准设置。
构建格局
学习扁平化城市管理组织架构
调研组相关人士回忆,在参观完苏州工业园后,龙岗调研组一行感慨构建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运行格局至关重要。
首先,要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长效化。对于龙岗而言,必须加快完善城市管理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行业规范、管理标准,健全城市基础设施档案,实现城市管理工作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的转变。同时,围绕加强城市长效管理,进一步健全街道的城市管理机构,明确城市管理任务,充实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力量,使其切实承担起对居民区内市容环境卫生、市政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监督与管理职能。
其次,要健全城市管理规章制度。调研组认为,新加坡城市管理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因此,他们建议龙岗区应推行“法治城管”,通过完善城市管理各项配套的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制止和威慑在城市管理中的违法行为。他们提醒,要实现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对城市居民进行法制教育,让居民充分理解法律法规后,再进行严格的执法。
再次,要优化城市管理层级结构。调研组在考察报告中认为,新加坡城市管理的组织架构是扁平化的,可概括为“一级政府、二级服务”,主要包括市镇理事会(tcs)和人民协会(pa)两个层级。其中pa负责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与管理,成立于1960年,拥有超过1800多个基层组织,是社会和谐、居民政府之间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沟通纽带。
目前龙岗区城市管理层级结构较为复杂,即为“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政府与居民之间沟通不畅通,调研组建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管理向社会管理拓展,充分发挥城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
围绕便民探索“自治城管”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工业4.0”和“互联网+”正深度影响城市管理工作,结合新加坡和苏州工业园经验,调研组认为龙岗必须加强智慧城管建设,同时顺应时代新特点,探索“自治城管”模式。
据悉,新加坡在智慧城管建设上,展现了其城市管理理念的超前性,尤其注重运用高科技技术完成智慧城管建设。如地理信息系统(g23)监测蚊虫病例和感染源、推行自动化“气动垃圾收集系统”、智慧社区建设等。
“借助智慧城管不只是硬件上改造,更要在理念上重塑,实现对城市管理机制的升华。”调研组建议,龙岗区应大投入引入科技手段,本着资源共享、逐步完善的原则,整合和利用目前相关部门已建的在线监测信息设施,搭建统一的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高效的监控中心和智能指挥中心,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在推行“自治城管”模式上,新加坡通过政府有计划引导企业、社会性组织及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不断教育公众自觉保持环境清洁,对不遵守规则的严格执法,并推行清洁环保周、最清洁屋苑竞赛、植树日、捡垃圾活动等评比活动。
调研组认为,龙岗区亦可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强化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弘扬“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引导市民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城市意识和环境意识,提高全体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城市管理中如何凸显便民颇为重要。据悉,新加坡在行政审批、交通设施、商业娱乐等各方面都以便民优先,其中,建立的“邻里中心”很好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完善的商业、服务、娱乐等生活配套服务,苏州工业园区在社区建设上很好地消化了这一点。调研组认为,龙岗区亦应尝试推行一系列的便民措施,通过建设市政设施、网络平台、交通配套等多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在部分新建住宅区配套商业开发不足的现状下,可考虑投资兴建的不以赢利为目的“邻里中心”,提供全面、配套、便利的社区服务,极大地方便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龙岗调研组在《新加坡城市建设管理给我们的启迪》中表示,在学习借鉴新加坡城市管理经验过程中,建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走出去”即是由龙岗区政府派出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选拔出来的优秀专业人才,按专业和不同阶段需要,分批赴新加坡培训,深入研究,消化由新方提供的有关新加坡经验的资料;“请进来”即是聘请中新双方的专家、智囊团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在龙岗区就地培训干部,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直接传授经验,并尝试将相关经验在龙岗区内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