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西州依托区域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构建以生态文化、创意文化、休闲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铸造文化品牌,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海西人文特点和产业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据悉,海西州深入调研理清发展思路,编制完成《海西州“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海西州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促进海西州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进一步明晰。开展全州文化产业专项调研工作,普查全州文化体育产业经营单位790家,从业人员2150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家底基本摸清。今年上半年全州文化产业销售收入28965.7万元,同比增长19%;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长5家,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0%。
海西州还深度落实省、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精神,加大省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争取力度,鼓励各地成立文化产业孵化基地,大力扶持培育中小微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同时,扶持文化产业企业蓬勃发展,主动对接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区域内重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项目予以扶持。德令哈市尕海湖湿地公园、柴达木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组织州内10家文化企业申报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6440万元。组织13家文化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西民族服饰、唐卡、盐雕、木雕等289件特色非遗产品、文创产品参展,10余件作品参赛。
以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和展会等为重点,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今年上半年,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州”为目标,以节会带动旅游人气,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州级层面先后举办了2017·中国青海玉珠峰登山节、2017中国青海玉珠峰Xtrail FKT世界超级跑山赛、2017年青海省“民族团结杯”乒乓球邀请赛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乒乓球选拔赛、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省主场活动、2017年“民族团结杯”海西州棋类比赛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围棋选拔赛、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射箭精英赛、第五届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等文化体育活动20余项。县级层面各地举办“柴达木之夏”文艺演出40场、德都蒙古传统文化展示暨成吉思汗诞辰855周年艺术节、“民族团结杯”锅庄等活动80项;推出春节联欢晚会、民族团结进步、“两会”文艺演出18场,完成走进大学校园巡回演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场、东南大学(南京)专场、华东理工大学专场文艺演出,青海品牌商品西安推介会演出对外文化交流演出4场,《天空之境盐湖情缘》舞台剧编制完成,州歌舞团舞蹈《丝路随想》入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第二批四十强录制节目;海西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服饰”赴香港参加2017年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大赛,荣获大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