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如何建设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产业“共生生态”?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6-07  点击:1388
当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牵手,将给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变迁?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面临怎样的颠覆和创新?如何建设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产业“共生生态”?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日前举行的贵阳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各种最新技术和融合发展成果让参观者耳目一新。大数据不仅与经济正在实现快速融合,也正在改变着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和营销链。
 
        当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牵手,将给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变迁?大数据时代,文化产业面临怎样的颠覆和创新?如何建设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产业“共生生态”?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问题:大数据给文化产业带来什么
 
        【案例】贵阳花溪区溪云小镇,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文化产业集聚平台正在形成。短短几个月,专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高科技智能化服务的“志合天成”,打造贵州智慧旅游与文化研究院智库品牌的“斑点贵州”,提供智能软件和编排设计服务的“智炫维度”、竞技格斗机器人,青少年创客教育在线平台“麦芽圈”,以及无人便利店等30多个优质平台成功落地小镇。近年来,花溪区结合当地聚集众多特色文化和高校资源的特点,筑巢引凤,在十里河滩景区周边打造溪云小镇,以大数据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平台为核心,推动花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在大数据的洪流中,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契机。而在更多人看来,随着两者的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巨头提出的“泛娱乐”战略,将有望在盘活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带来新的契机。
 
        专家指出,作为创意性、知识性、融合性强的产业,三大要素的支撑对于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产业对资源具有高度依赖性、对人才具有高度依赖性、对开放和多元包容具有高度依赖性。这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基因不谋而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晓明说。
 
        互联网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爆发点和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平台型文化企业与文化创意平台经济集群开始出现,并且崭露头角。
 
        “互联网不仅改变着文化产业的业态和模式,也不断重塑着文化产业的产品链和价值链。”张晓明分析指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也愈来愈精确。互联网可以提供全面感知、互联互通以及智慧服务,正是这些大数据技术的突破使得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更加精准。用户广泛的移动分布,运输带来的边际成本的降低,内容服务的高度汇聚集中,这些突破都是史无前例的,是互联网推动了文化产业可以最快找到自己的服务群体,文化消费、文化服务的效率均得到了质的提升。
 
        影视产品、出版行业、艺术品投资领域……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在各个领域走向纵深。
 
        在出版领域,近年来电子出版物的消费远远高于传统书籍,亚马逊、谷歌等都已开始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读者的偏好,定制他们喜爱的出版商品。甚至作者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预测分析读者的偏好来修改完善作品,以求书籍更为畅销,而出版商则通过大数据了解电子图书的受欢迎程度来出版纸质书,预测读者来进行一定数量以及特定地点的发行。
 
        艺术品市场的成交状态也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艺术品的价格走势,了解当前最受欢迎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给收藏投资者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尤其是对于那些对艺术品行业不是很了解却想投资的顾客而言,大数据帮助他们去挑选艺术家与艺术品的投资组合,从而提高效率与决策准确性。
 
        “大数据充分运用在预测、定位、识别等方面的优势,大大缩短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距离,从先生产再消费到一边生产一边消费,渐而形成一边生产一边研发的模式。”张晓明说。
上一篇:我国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是怎样的?
下一篇:惠安修编完成全县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