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温州完成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调整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5-06  点击:540
温州完成对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调整。

        温州网讯 温州完成对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体制调整。据市两办最近下发的有关通知透露,温州市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更名为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设立温州浙南沿海先进装备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温州市瓯飞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运行模式。
        此次的管理体制调整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决策部署之举,将努力形成精简高效、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加快我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
        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这两个管委会的机构规格都等同于政府工作部门,充分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社会管理职能。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既是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又是核心区管理机构,将加强集聚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实体运作,加强对所属重点规划区开发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包括发展战略、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准入、统计督考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今后,洞头县的管理职能不再向瓯江口区域延伸。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统筹规划布局,统筹建设跨区域重大项目,统筹协调解决集聚区内重大事项,统筹制订统一的招商政策,负责集聚区核心区域的开发建设和统筹管理工作,负责对所属分区重点规划区开发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包括发展战略、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准入、统计督考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工作。
        据悉,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内设(下属)机构不再在洞头县委、县政府部门挂牌,单独设置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继续保留原瓯江口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下属市瓯江口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瓯飞)管委会在原经开区管委会内设机构的基础上设置负责集聚区和瓯飞开发建设工作的相应机构,负责有关集聚区上下联络、协调、督考及瓯飞工程开发建设工作。保留温州市瓯飞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温州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分别作为瓯飞工程和经开区开发建设的投融资平台及业主单位。
        根据产业集聚区规划空间布局的实际情况,设立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乐清柳白分区管理委员会、乐清翁新分区管理委员会、洞头大门岛分区管理委员会。浙南产业集聚区按“一核四区”布局,即:经开区的滨海园区和金海园区为核心区,龙湾空港产业区块、瑞安塘下产业区块、瑞安阁巷产业区块、平阳宋埠产业区块为4个重点规划区,作为产业集聚区的分区,相应设立分区管委会。分区管委会既是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的分区机构,又是属地政府的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以属地政府管理为主。
        为了保持稳定和发展,龙湾区灵昆街道由龙湾区继续委托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龙湾区天河、沙城、星海、海城等4个街道由龙湾区继续委托温州经开区管委会管理。鉴于瓯江口开发建设尚未涉及到霓屿街道,霓屿街道的行政、经济、社会等管理事务目前仍由洞头县负责,今后瓯江口区域开发建设工作延伸到霓屿街道后,再视情调整。
上一篇:产业关注:“互联网+旅游”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下一篇:国际环保产业园规划问世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