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安陆整治畜禽业污染 打造全新生态养殖循环产业链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8-05  点击:668
安陆市委书记汪尧中说,投肥养鱼以及综合配套养殖,确实与多年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但经过20多年实践,这种粗放的“生态养殖”后遗症渐渐凸显,治理刻不容缓。

       安陆境内有141座水库,堪称“百库之市”。
 
  1992年,安陆在百花水库成功探索“投肥养鱼”经验,在全国一炮打响。随后该市水库、塘堰纷纷被承包,立体开发如火如荼。然而,多数养殖户将畜禽粪便直排水库,水质污染逐年加剧。
 
  去年10月起,安陆决定铁腕整治畜禽业污染,禁止再向水库投肥投粪养殖。
 
  从探索“投肥养鱼”到回归“人放天养”,这堂生态课,足足上了23年。
 
  “百花经验”演化为粗放的生态养殖
 
  在纸页已泛黄的《中国水产》1993年第10期杂志上,记者找到一篇题为《提高渔场经济效益的探索》的论文:“1992年,在湖北省安陆市百花渔场进行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开发试验,取得了显著效益。”此文的刊发,让全国水产界知道“百花”这个名字。
 
  百花渔场,即距安陆城区4公里的百花水库。1986年到1991年,每年鲜鱼产量不足1万公斤,累计亏损29.5万元。
 
  1992年,百花渔场开展试验,向水库投放氮肥、磷肥等,以促进鱼类喜食的浮游植物生长,收到奇效:当年起捕成鱼6万公斤,比头一年净增5.9倍!“高峰时,达到亩产一吨鱼!”安陆市水产局副局长舒兴原回忆,百花水库的经验渐渐演化为生态立体养殖“百花模式”——“水中鱼分层、岸边养畜禽、地面种加沼、空中挂果林”。到2007年,生态立体养殖面积已占全市养殖水面的52%。
 
  然而,人们渐渐发现,一库库清水不再清澈,变成臭味难闻。“配套养殖企业将粪便直排水库,未配套养殖场的水库则人为投粪、投肥。”市环保局副局长邬木明说。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市141座水库中有126座被污染,其中68座严重污染;全市491家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直排或仅简单处理后排放的占82%。
 
  铁腕治污,水库回归“人放天养”
 
  8月4日,记者来到王义贞镇观音冲水库。去年此时,这儿几成一湖污水,如今水清亮了不少。“山上的养鸡场已搬走,现在只剩下一家未到期的养鱼户,没有再投肥投粪了。”镇水管站负责人简章文很欣慰。
 
  去年10月,安陆市出台整治方案,决定用两年时间,将现有畜禽养殖场和所有水库、大型塘堰、河流养殖污染整治达标。承包期满的水库一律不再延包,逐步收回水库经营权,并在水库旁划定禁养区,使水库回归“人放天养”。
 
  安陆市委书记汪尧中说,投肥养鱼以及综合配套养殖,确实与多年前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但经过20多年实践,这种粗放的“生态养殖”后遗症渐渐凸显,治理刻不容缓。
 
  封闭现有养殖场排污口,严禁向水库、大型塘堰、河流投肥、投粪养殖;对禁养区内大型畜禽养殖场逐步依法取缔,对限养区、规划养殖区的养殖场开展排污整治,完善环评手续;市环保局定期检测水库水质,在水库周边安装摄像头,24小时监控,并发动群众举报。
 
  上月,该市又出台奖补办法,拿出1600万元用于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和循环利用。
 
  截至上月底,全市24家大型养殖场已有19家完成治理任务,完成中小型养殖场积污池、化粪池改造61家,收回12座水库经营权,63座水库实现禁止投肥投粪养殖。
 
  一条全新的生态循环链
 
  禁止向水库直排后,畜禽粪便去哪儿了呢?记者走访调查。
 
  在王义贞镇朱桥村,一座2300立方米的积污池已于5月启用。全镇23家养鸡场的粪便,全部用专业吸污车运至这里,干湿分离后,干粪直接还田,污水经发酵,转化为无公害有机肥料,供给长生堂公司的油用牡丹基地。
 
  “就是冲着这鸡粪来的。”基地负责人严五星解释,油用牡丹用于保健食品,只能施有机肥。“去年种下的1000亩油用牡丹刚好可消化,每年能节约150吨肥料。我们新规划的2000亩基地,鸡粪还不够用呢。”
 
  像王义贞镇一样,目前安陆各乡镇在建设大型积污池,实现养殖业态与种植业态新的生态循环。赵棚镇利用团山林木基地,综合利用全镇养殖业粪便;棠棣镇组建了2支沼液服务队,与裕丰公司配套。
 
  整治行动还倒逼一批大型养殖场动脑“内循环”。
 
  在孛畈镇的神州畜牧公司,一条条黑色的PE输送管道如电线般架在半空。它们从万头猪场引出,向千亩生态农业园延伸。
 
  公司董事长黄晓燕介绍,猪舍的粪尿,在集污池搅拌后,进入1000立方米厌氧发酵罐发酵灭菌除臭,转化成有机肥——沼液,再由管道输送到生态农业园区内。
 
  王义贞镇的强顺养殖公司新建600立方米沼气池,将沼液用高压泵送往山上的银杏基地,全部还林处理。接官乡的环宇养殖公司投资80余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实现达标排放。
 
  趟出全新的生态循环链后,水库恢复清亮,鱼儿身价更高。市水产局介绍,孛畈镇的欣华禽业改用“人放天养”模式后,市场价每斤不到6元的花鲢卖到9元,还供不应求。
 
上一篇:仙桃把各乡镇纳入全域规划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下一篇: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考察河北怀来县新兴产业示范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