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速度快效果优
7月25日,笔者走进清镇市红枫湖镇右七村大寨组,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尽收眼底,数百个旋转喷头不停地喷洒着清水,田畴里插着无数黄板和夜蛾诱捕器,数十个工人正在劳作,一条正在建设机耕道延伸远方……
“这是我们园区的一个示范基地,协作单位是贵州长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随行的清镇市农业局蔬菜办副主任郭荣宽介绍,清镇市绿色蔬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全省“5个100工程”建设项目之一,规划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建设期限为2013年至2017年,项目实施主体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核心区和辐射带动区。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2万亩,涉及红枫湖镇簸箩、大冲、右二、右七4个村;辐射带动区规划建设面积3万亩,涉及红枫湖镇和站街镇的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我们这个基地有400多亩,今年4月份启动实施,现在已种有芥菜、红苋菜、菜芯、蕃茄、油麦等10几个蔬菜品种。”走进长津公司蔬菜基地,基地负责人周龙向笔者介绍,目前,芥蓝、油麦等蔬菜已经上市,一天可卖15000多斤。“再过几天,这些生菜也可以卖了。”周龙指着面前的生菜说。
在蔬菜地里,笔者与一位40开外的妇女聊了起来,她叫马玉枝,是红枫湖镇右七村仓上组村民。“我家有6亩多地,全租给公司了,现在就在自家的地里打工”马玉枝乐呵呵地说,公司流转土地时就承诺了要优先安排她做,“现在一个月算下来有2000块左右,贴补家用基本上够了。”
在郭荣宽的带领下,笔者来到园区位于红枫湖镇簸箩村的另一个基地——清镇市青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该公司专做高端销售,实行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客户可在网上观察近期上市的蔬菜品种,需要什么蔬菜打一个电话,就有专门的人员将其配送到客户家中。“我们预计在贵阳发展3000户客户,目前已有1800多户。”公司负责人吕惠松说。
在青远公司的蔬菜基地里,每两丘蔬菜地之间都有一米左右的杂草带隔离开,有些地方的杂草还有三四米宽。这不禁让笔者感到惊讶,为什么不锄草呢?
“留着这样的杂草是我们种植有机蔬菜的特色之一。”看着笔者的表情,吕惠松连忙介绍,公司在蔬菜种植上有3个比较特别的地方:留着杂草,是给益虫一个安身之处,同时也能够有效隔断蔬菜间病毒的传播;其二,客户可以通过网络观察每一株菜的生产过程,从播种到收割整个过程都能够监督;其三,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省园艺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合作开发有机蔬菜,目前已有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食品认证11个。
据了解,除长津公司和青远公司之外,园区内还有13家集“产、加、销”于一体的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此外,还进行了基本农田改造1万亩,配套建设单体大棚、连栋大棚等设施20万平方米,喷灌设施3000亩,冷库3处共980平方米,蔬菜初加工场地6000平方米。目前,已实现蔬菜种植2.2万亩,上市量2.54万吨,产值5842万元,覆盖农户13286户53585人。
据清镇市农业局局长周厚军介绍,园区的主导产业定位为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到2017年,将建成生态蔬菜生产基地3万亩,实现产量达12万吨,产值达3.6亿元。同时,配套建成生态葡萄基地1万亩,茶叶5000亩、休闲观光苗木基地5000亩及休闲观光农家小院50户,实现产值达1.6亿元。
“园区建成后,不仅可以提高一产的增加值,而且农产品经过加工后销售,还可大大提高附加值。”周厚军告诉笔者,光是蔬菜加工增值一项,就可达3亿元。同时,园区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庭院经济”,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真正达到“承接二产连接三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