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 月5 日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环境保护部确定2015 年“环境日”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选择低碳、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压能、减煤、治企、降尘、控车、增绿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全市上下形成了治污攻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2014 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上一年增加29 天,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15 天,六项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均实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36%、二氧化氮下降13%、可吸入颗粒物下降11.4%、一氧化碳下降11.1%、细颗粒物(PM2.5)下降12.2%、臭氧下降16.7%,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率12.2%,2015 年前5 个月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率达16.5%,我市被省政府评为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先进市。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环境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市产业结构重、燃煤量过多、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空气环境质量依然在全国74 个重点监测城市后10 位徘徊,整体环境质量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仍需持之以恒、长期不懈的努力。坚决向污染宣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我市将以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为统领,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力打好环境治理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沿海强市、为2016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手段,倒逼严重过剩产能退出市场,加快市区周边重污染企业关停搬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实施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中心城市中心开花、京津冀协同发展破茧成蝶战略,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打好控煤攻坚战,减少燃煤污染。完成削减燃煤量任务,切实把燃煤总量压下来。城市建成区全面取缔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取缔10 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广洁净型煤和洁净高效炉具,控制散烧煤污染。加大对煤炭经销、使用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把劣质煤挤出市场。开展燃煤发电机组越低排放升级改造、关停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 拔烟囱”等专项行动,降低污染物排放。三是突出重点行业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大力实施总投资231.8 亿元的969 项污染治理项目,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改造,使各类污染源按期达到国家规定排放限值标准。四是强化协调联动,全面治理面源污染。强化建筑拆迁工地和道路交通扬尘的管控,严厉整治矿山扬尘,全面治理各类散料堆场,狠抓露天烧烤和秸秆禁烧,加快提升油品品质,全面推行城市建成区黄标车限行措施。五是提升环境监管能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深入开展“利剑斩污”和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偷排偷放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重点行业产能、能源消费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倒逼环保不达标企业退出市场。
同在一片蓝天下,保护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政府、各企事业单位、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要真正肩负起环境保护的主导责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管理,真正形成“ 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环保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真正肩负起环境保护的执法和监管责任。环保部门要充分发挥治污减排主力军的作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环保队伍。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企业要真正肩负起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企业是污染排放的主体,更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各类企业要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环保责任,自觉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加强节能减排,推动技术革新,加快产业升级,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每一位市民要增强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同志们、朋友们,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全市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向污染宣战,争做绿色生活的践行者,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