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的白石天河大桥
新建新村有魅力
首批规划建设的30个中心村,类型多样,有新建的,有整治改造的,庐城镇罗埠新村就是全县新建型中的典型代表。该村位于罗埠街道南侧,紧邻庐城规划区,合铜公路穿境而过,是庐江的北大门。庐城镇紧靠县城发展机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罗埠新村建设,以土地流转、土地整治、产业发展为抓手,把农业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业生产向产业园区集中,使中心村建设、产业化推动、产业园发展同步进行,着力于把罗埠新村打造成集商贸、居住、休闲、旅游服务为一体,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独具特色的安徽一流新型农村社区。
推动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依托于罗埠新村区位条件、政策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罗埠新村集中力量发展苗木花卉和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就地城镇化。坚持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齐头并进,整体拆迁一个村民组、流转一个村民组。对被征地农民施行“两保障”,即保障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帮助被征地办理农民养老保险。并根据农户原因的生活习惯,为每个农户免费提供60平方米的菜园,使农民可以种菜自食。当前该村周围的新桥村、罗埠村已流转土地3万亩,引进并建成了双福生态园林、双福集团优质粮油、安徽科技学院产学研等基地,发展了5000亩苗木花卉和1万余亩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坚持规划先行,打造宜居社区。罗埠村内原有村民住宅没有统一规划,布局散乱、配套设施缺乏、土地利用率较低。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后,庐城镇聘请了甲级规划编制单位——合肥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罗埠新村总体规划。考虑到美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突出罗埠村原有地方特色和民风民俗,将罗埠村、新桥村和迎松村北部范围内的人口全部集中到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1.5万人的罗埠新村居住。按照“一心六点,一带两街”(一个社区核心、构建六个景点、打造一条生态休闲带、建设两条特色商业街)的规划结构,以罗埠老街及罗埠中学为核心,建设阳光水岸、渔光夜曲、水口园林、莲池映月、风情水街、曲水流觞六个景点,围绕金碾河形成一条观光旅游带建设两条特色商业街。在产业规划上,以旅游为动力,以现代农业为保障,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基地,积极发展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园、金碾河旅游、商业街等产业,着眼于把罗埠新村建成以特色商贸、观光旅游、生活居住、加工制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宜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