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必要性
从基础条件来看,南疆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南疆四地州气候干旱,植被稀少,风沙频繁,土壤盐渍化面积大,沙漠化、荒漠化危害严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对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愈发明显。四地州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93亩,组织化程度低,高效节水推进难。电力等能源基础建设滞后,缺电少煤制约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制约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在产业规划上更加强调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探索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从外部看,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首先,从新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南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可与之形成互补。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轻工业基础薄弱,这一自然资源相对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南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形成互补可能。其次,后危机时代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经济复苏,以邻为壑动用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大量使用以低碳技术为要求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工具。同时全球环境恶化使得低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要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唯一选择。
二、南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夯实南疆经济基础
生态农业是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并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
南疆的生态农业要以节水为重点,以高效优质的农产品为目标,在不断优化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具体包括节水型种植业和特色林果业、循环型农业、沙漠和戈壁产业、庭院经济等。
(二)加快发展重点生态工业,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1、提升传统能源产业。积极利用本地及周边国家丰富的资源,开展能源勘探、开采合作,争取实现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产品的进口初加工,努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大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以此来提高南疆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可根据南疆各地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制定各地区发展重点。
2、积极拓展电力工业。新疆周边部分国家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电力短缺,发展受制约。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南疆高压、特高压输变电项目的不断增加,南疆水电和火电发展迅速,已经形成向外扩展电力工业的基础。同时,随着各项目推进,各项技术不断成熟完善,在建大中型梯度水电基地等方面与中亚国家在电力工业应用技术上有较多的合作空间。
3、大力推广新能源产业。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光能、风能、生物质能,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在山区和边境村等电网成本高的地区积极推广户用太阳能发电和小水电;在大中型集中养殖区建设沼气池并利用沼气发电;在农区,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对外积极开展新能源推广合作,开拓周边国家新能源市场。
4、深度发展加工制造业。要深度挖掘优势,发展落地加工产业,形成与中西南亚市场紧密联系的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维吾尔医药、轻工业产品等加工制造业中心,提升加工制造环节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竞争优势。
(三)积极发展生态三产,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1、交通运输业。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南疆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日益显现。在交通运输领域,南疆不仅发挥承载国内、疆内人流和物流的运输功能,还将成为连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运输关键节点。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对于促进南疆经济的发展起到乘数效应。
2、互联网通信业。南疆可利用对口援疆的有利时机和人才重点向南疆配置的政策优势,以人力资源为主导,积极开拓中亚、西亚信息技术市场,发展外向型信息产业。这一领域合作项目较多,前景广阔。应选择重点合作领域,以点带面,形成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的“中亚互联网+经济圈”。
3、金融业。在南疆具备基础的地区大力发展金融业,为南疆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4、民族特色手工业。南疆各民族传统手工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符合现代人个性化、低碳化、文化消费的需要。应抓住这一市场趋势,深度挖掘,努力打造手工艺精品和名品,根据各地州基础和优势,在南疆形成集商品、文化、艺术和民生为一体的生态产业。
5、旅游和文化产业
南疆拥有稀缺的自然风光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具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沙漠、雪山、高山湖泊、绿洲村落等自然景观,民族服饰、居所、餐饮、生活习惯等所体现出的与中原文化的差异性都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甚至新疆本地游客的重要因素。这也成为南疆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发展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群众增收和扩大对外影响力为一体又相互促进的生态旅游业,最终会助力南疆乃至新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三、南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对南疆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与指导。要从长远出发,科学规划南疆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力的培育,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来布局生态产业。
二是加快改善南疆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南疆生态产业发展打好物质基础。
三是强化南疆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加大项目资金对南疆生态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加大对特色林果业、特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特色民族手工业等的扶持力度,重视对产品基础性研发、实用技术转化等环节的专项扶持。
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重点发挥各类银行扶持南疆生态产业发展的作用,拓宽南疆融资渠道;在享受现有各类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南疆重点生态产业发展给予税收减免等更加特殊的倾斜政策,引导各类生态产业龙头企业在南疆投资。
加大援疆工作力度。依托区域特色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对口省市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技术优势,着力引进生态产业发展领域中的大企业、大项目,助力南疆形成生态农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