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分类提升甘肃省产业基地的建设水平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9-02  点击:825
产业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思考和决策产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现实主义原则,调整和优化建设思路,按照不同条件、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来进行指导,也就是要依据不同产业、不同状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产业基地的建设进行针对性

         产业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思考和决策产业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现实主义原则,调整和优化建设思路,按照不同条件、不同层次和不同功能来进行指导,也就是要依据不同产业、不同状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对产业基地的建设进行针对性极强的谋划和指导。
        一、我省分类产业基地的成长及其不足
        材料基地。材料基地是为三次产业、各个企业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的生产单位,是整个产业的基础环节。我省材料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的现实状态是“农业面积扩张、工业向外发展、三产培育成长”。农业形成了四个1000万亩的基地(马铃薯、经济林果、节水农业、双垄沟播)和数个100万以上并在国内有一定优势的基地(高原夏菜、玉米制种、中药材等)。工业形成了稀土新材料、保温材料、化工新材料、节能材料等新材料生产基地,有小部分企业已经能够完全在国外创办分公司、开采矿山。服务业产业中,文化旅游业基地已经形成规模和服务能力,而在文化产业基地方面除读者和演艺集团等个别外,主要还是以研究基地为主。
        企业基地。总体来看,我省企业数量不少,但是规模普遍太小,技术层次低,加工和管理与中东部比较没有竞争力,产业优势与企业优势混同严重。文化产业则依托了众多的、分散的、多元的文化公司,如读者集团、若干演艺公司、文化旅游公司、信息公司、特色文化开发公司等。除个别行业外,整个工业的产业基地非常分散,难以形成“集群基地”、“基地硅谷”。
        园区基地。我省各类园区的快速发展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到目前为止,国家级各种园区近10个、省级35个,市州和县区的就更多了。国内外经验证明,园区是产业基地规划建设的最佳空间,但我省的园区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区少企”问题严重,难以形成经济增长极;二是不少园区浪费土地的情况比较严重;三是园区特色塑造不足和专业化分工不明显;四是高层次技术型创新型的园区不多。
        二、产业基地的建设思路和布局原则
        建设思路。一是政府导向必须有利于解决目前园区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把尽快形成经济增长极作为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二是园区建设必须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依据新常态思考园区发展;三是甘肃整体园区发展思路应该选择“少而精”的发展战略,不要只图数量发展,而要在质量园区上把文章做好;四是要紧密结合国家和省上的重大战略决策思考园区发展,比如,“一带一路”、西向战略、3341战略、1236战略等;五是注重个性特色优势品牌园区的培育发展问题。
        优化布局。一是集中和放大优势。要围绕主导产业、核心战略布局产业基地,逐步解决分散化问题;二是加快布局优化步伐。园区应当整形,特别是工业集中区的布局最多规划到市州一级,县区两级不要再搞工业集中区;三是城市功能必须分工,兰州和其他市级中心城市的规划,必须按照功能分工的原理进行,企业和产业功能区、社会和消费区要分开布局;四是园区规划必须打破市级和县级地域界限,搞经济区不搞行政区;五是“三废”必须集中治理,统一规划,社会投资,私企参与;六是建立园区之间的经济循环系统,提高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提升产业基地建设水平的对策
  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就要树立新的产业基地建设理念。对产业基地建设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开放思维和板块模式。也就是说,策划基地、规划基地、建设基地和管理基地等,要面对市场、面对开放、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者,思考问题要跨国界、省界、市界、县界,不能封闭式、就地式思考和决策。
  要抓住企业基地这个关键环节。企业基地是材料基地与园区基地之间的过渡环节,企业做大做强是基地建设的关键。企业基地做好了,就可以低成本带动“两头”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改变只注重数量扩张,不注意个体膨胀的局面,有选择、有目标和有部署地培育一批“基地型企业”,并由此带动中小企业向基地靠拢、合作、合并,迅速形成规模优势。
  要研究和开发产业基地的互补性、互利性问题。产业基地是多重发展要素的聚集之处,经济、技术、人才、管理、贸易、市场、利益等都要在这里聚集。在充分的市场体制条件下,产业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城乡之间的产业内部自然存在互补性,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中间产品与前后两端、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工业基地与农业基地之间、内向产业与外向产业之间等,都存在互补互利关系。要重视和开发这种互补互利关系。开发的关键是协调、平衡、结构和稳定。
  要研究产业基地的外向发展问题。目前我省一些产业和产品的过剩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将来或许会更加严重。我省一些产品的生产规模比较大,而使用规模比较小,必须开放新的外部市场。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战略、建立对外开放新体系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外部市场的开发,既可以通过产品销售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转移产业投资来解决。
  要研究和解决基地管理的创新问题。我省产业基地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一是管理主体多元化,属地管理与属业管理交叉存在,管理“政出多门”;二是产业基地普遍没有“产权地域空间”,土地是地方的,园区是政府的,基地是大家的;三是公共配套成本高,价格双轨制比较普遍。因此,要想方设法建立管理主体“一元化”体制,在园区土地管理制度上能够创新,实现园区与土地产权的一体化,并且在供水、供电、供暖、技术、人才和金融等方面给予照顾。
  要研究产业基地的保护问题。我省的大多数产业基地成长时间短,抵抗和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不强,需要政府给予一定保护。应当研究和出台《关于促进甘肃省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从长远发展出发,前瞻性地研究和解决有关具体问题,对农业产业基地、工业产业基地、甚至服务业产业基地,都要有战略和政策意义上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上一篇:通江县召开2015年茶叶工作专题会
下一篇:阜蒙县旅游产业突出四个重点全力推进合力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