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审议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市委副书记、市长陶淑菊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史万钧,副市长赵锦、王心宇、王国相出席会议。
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13年由科技部批准成立。园区获批以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经多次实地踏勘、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东方畅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初步编制完成园区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设计单位按照我市提出的规划意见和要求,对园区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于去年11月底报送科技部。今年,我市又聘请自治区测绘公司对园区地型进行了测绘,结合测绘情况,规划设计单位对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会上,规划设计单位详细汇报了园区建设背景、规划思路和目标、建设规模、规划定位和功能布局,与会人员进行了认真讨论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陶淑菊指出,乌兰察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市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园区建设对于提升乌兰察布农业综合发展实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园区规划要更好的体现农业科技园区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规划,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乌兰察布实际,体现乌兰察布比较优势和地区特色,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陶淑菊要求,规划设计单位要充分吸纳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要围绕突出比较优势、彰显特色、把握重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园区功能布局的设计,使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她强调,要把核心区打造成种养业新技术的研发、试验和推广基地,真正发挥园区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示范区要突出重点和特点,布局要遵循现状。要在市内搞延伸、辐射的同时,进一步拓展辐射范围。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度控制核心区规模,不能贪大求全。示范区要根据产业实际选择在旗县市设立,辐射区要全面覆盖乌兰察布区域。在功能布局上要科学合理,科学布局种养殖研发、示范、仓储、加工等区域,划分重点、突出特色,明确产业链重点。园区规划既要着眼当前又要兼顾长远,注重与各专项规划的衔接,特别是把握好与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水源地规划等现有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建设,切实增强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市政府秘书长、各相关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有关人员,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集宁区、察右前旗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以及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