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3-01  点击:640
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使之成为支撑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如今,新区内众多创新平台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为提升区域“双创”活跃度、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贡献着源源动力。

 

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天津滨海新区积极打造“创新平台”,使之成为支撑社会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核心力量。如今,新区内众多创新平台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为提升区域“双创”活跃度、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贡献着源源动力。
 

  集聚“双创”资源
 

  为推动科技创新从“科研点”到“创新链”再到“创新面”的延伸,近两年,滨海新区围绕建设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创新中心”的定位,积极推进“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和科技企业,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滨海新区设立的科技发展资金以每年15亿元的额度,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新区科委在对区内5600家创新型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详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引导企业入驻“双创特区”,帮助企业对接项目,在吸引创新资源汇聚、促进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重大成果产业化方面下出“先手棋”,打好“服务牌”。据了解,滨海新区“双创特区”挂牌一年以来,月均新增“双创”企业超过300家。“众创空间”吸引了腾讯、阿里、百度、360、车易拍、e代驾等互联网创新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截至目前“双创特区”已聚集各类创新创业人才逾7000人。
 

  滨海新区积极对接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大力引进知名科研机构,陆续建立了“中英生物医药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基地”“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创新平台,产业范围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以中英生物医药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为例,该平台先后整合了英国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龙头企业、风险基金等创新要素,使之成为国际化健康医疗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该平台一经启动就吸引了海内外10个产业化合作项目进驻。
 

  促进产业发展
 

  2016年,天津滨海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国内首个GDP过万亿元的国家级新区。近3年来,滨海新区GDP年均增长13%。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来源于科技创新形成的产业优势。根据最新统计数字,目前滨海新区经认定的国家级、市级研发中心总量达417家,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作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连续多年牵头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搭建了一个涵盖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中试生产等药物开发各个环节的综合性大平台,同时也完善了以联合研究院为核心的现代化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体系。由该院建设运行的“TjAb众创空间”作为津门首家入选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名单的孵化平台,已聚集了53支“创客”团队,注册成立了22家公司,产业项目涵盖分子医学、疫苗产品、医疗器械、外包服务及“互联网+医疗”等多个领域,成为促进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力量。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也在向“对外服务”转变,利用学术、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面向京津冀及全国各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设备共享、检验检测、人才培养等多类型服务,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上一篇:重庆市拟建轨道交通五号线等723个市级重点项目
下一篇:马红峰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