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云南省锂产业发展现状 锂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6-29  点击:5760
当前云南锂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锂电池产业体系未真正建立、技术路线面临替代风险、缺乏核心关键技术等短板。建议通过培育产业链条、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益,打造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应用范围广泛。随着云南省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进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相结合,云南省锂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当前云南锂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锂电池产业体系未真正建立、技术路线面临替代风险、缺乏核心关键技术等短板。建议通过培育产业链条、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益,打造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1、云南省锂产业发展现状

1.1 云南滇中发现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表明,根据新建立的成矿模型,团队在云南滇中盆地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巨型锂资源基地,矿体富集于下二叠统倒石头组内,为一套“陆缘—滨海”相沉积岩层。团队在此区域圈定的两个靶区实施了科研示范性勘查。工程勘查结果表明,此区域富锂矿层分布稳定,厚度为2~16米,氧化锂品位0.10%~1.02%,平均品位0.30%,在7.2平方千米的科研示范区范围内共获得氧化锂资源量约34万吨,达超大型规模。专家预测,滇中氧化锂资源量约为489万吨,将形成一个世界级的锂资源基地。小石桥彝族乡锂基地已于2020年7月10日开钻。


1.2 云南锂离子电池产量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到188.45亿只,云南省产量为3.07亿只,占全国总数量的1.63%,排名第13名,处于全国中游水平。然而,云南锂离子电池产量与排名前三的广东(49.48亿只)、江苏(28.52亿只)、福建(19.13亿只)仍存在巨大差距。

2020年中国各省市锂离子电池产量数据统计

表1 2020年中国各省市锂离子电池产量数据统计


1.3 锂离子电池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云南省着力推动以先进锂离子电池为核心的锂全产业链发展,现已形成年产12万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2万吨电池负极材料、8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液生产规模,产业聚集效应初显。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方面:云南圣比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及钛酸锂负极材料,目前各系列产品产能为年产1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保山荣锂科技有限公司是荣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有的全资子公司,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正在推进中。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型碳石墨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21年8月17日与昭通市水富市签约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云南氟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由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拟建5000吨/年六氟磷酸锂。曲靖市在曲靖经开区规划建设6.92平方千米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与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开展合作,2019年,德方纳米一期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2020年,德方纳米二期3.3万吨磷酸铁锂和8000吨碳纳米管导电液项目建成投产。至2020年年底,曲靖市形成了5.3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占全国产能25.7万吨的20.6%,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1亿元。2020年11月,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建设,1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也已签约。2021年3月,与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锂离子电池隔膜方面: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锂电池隔膜产能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在上海、珠海、江西、无锡、苏州五大基地共有46条湿法隔膜生产线,产能达到33亿平方米,产能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锂产业发展现状,锂产业发展规划

锂离子电池电芯方面: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综合性锂电系列产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发制造动力型、数码型圆柱18650三元锂离子电芯、磷酸铁锂电芯、方型铝壳电芯及高端锂离子电池组定制。公司拥有保山工业园、汕尾工业园、深圳物流及品控中心等研发和生产基地。


未来5年,云南省有望建成50万吨正极材料、30万吨负极材料、20万吨电解液、35亿瓦时锂离子电池产能。


2、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1 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云南锂产业紧跟国内外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项目为载体,培育了云南圣比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引进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荣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入滇投资开发锂产业,拥有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昆明有色治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等一批国内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科研院所,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2.2 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方面:云南圣比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有云南省锂离子电池材料创新团队、云南省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及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现有一支50多人的研发团队,由6名留学归国博士领衔,并建有赵东元院士工作站,开展锂离子电池材料课题的研究。公司拥有专利25项及50多项非专利自有核心技术,制定云南省地方标准两项。


锂离子电池隔膜方面: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拥有150多名的研发团队,其中包括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及国内的知名专家,产品研发和产品量化转换能力较强。当前,公司技术领先,已具备5~7μm(微米)超薄湿法隔膜批量供应能力,湿法隔膜产品开发已达到80多个品种。


锂离子电池电芯方面:路华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拥有“云南省创新型企业”“云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公司重点产品圆柱18650锂离子电芯,已经通过了UL/CB/CE/KC/BIS/BSMI/CQC/SGS/UN38.3/MSDS等一系列权威测试及认证,月产能达1800万件。(作者:黄 洁,鲍亦平,倪诚蔚,杨晶媛)



上一篇:我国风能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风能产业发展三大问题
下一篇:云南省锂电池材料产业发展问题及三大对策方案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