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9-20  点击:1733
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包括四大类产品,推进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
 

重大意义

智能装备制造的目的,首先是在制造有机器智能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是脑力劳动自动化;其次是在制造系统中用机器智能代替工人的技能,使得制造过程不再依赖于人的手艺或在维持自动生产时不再人的监视与决策控制使得制造系统的生产自主的进行。

智能制造装备对于企业的意义:简单看,是帮助企业解决劳动力成本增加的问题。但从深层次看,由于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了人的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对于普通消费者,这意味着能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有业内人士算过账,一台售价30万元的工业机器人,每年的折旧和维护成本在5万元左右。听上去和熟练工人的成本相当,可机器人能一天工作24小时,全年无休,更不会因为疲劳产生差错。
 

发展方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智能化和绿色化,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方向,而智能制造装备正可以满足上述需求。业内普遍认为,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我国制定的相关规划,到2015年,国内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
 

发展策略  

1、加快政策法规出台,加强相关标准制定

推进中央、各部委以及地方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同配合,加快智能制造相关细分领域指导意见、实施办法等的发布。加快“互联网+”相关立法工作,推进大数据保护、网络安全、资源开放共享、互联网服务管理等方面法规的起草工作。开展相关硬件终端、服务、通讯协议等方面标准研制,建立和完善工业机器人产业标准体系,明确分工并确保各个环节的企业利益,引导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支撑能力

加快电信行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变革,探索参股合作、牌照发放等方式,鼓励社会投资参与无线宽带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无线局域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宽带服务的水平和接入速率。提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水平,加强与制造领域基础设施的融合对接,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推进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增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营造安全网络环境。

3、发挥产业联盟优势,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依托相关产业联盟,整合制造企业、互联网及IT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打造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围绕智能制造发展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为各主体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研发提供实验网络和验证环境,组织开展标准推广、方案咨询等专业服务,完善成果转化、融资对接、人才培训等综合服务体系。
 

上一篇:海南省振兴椰子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下一篇:菌草产业多功能分析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