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立足旅游资源,强化茶文化建设——荔波县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1-15 点击:1338
荔波县按照省、州有关发展茶产业的安排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茶产业,但由于受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推进情况不理想,发展速度较慢。现结合荔波实际,谈谈我个人对荔波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便促进荔波茶产业的发展。
2013年来,荔波县按照省、州有关发展茶产业的安排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茶产业,但由于受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推进情况不理想,发展速度较慢。现结合荔波实际,谈谈我个人对荔波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便促进荔波茶产业的发展。
1 发展现状
2015年,荔波县茶园面积达到2.7万亩,投产茶园2500亩,年产茶叶73.5吨,茶叶总产值580万元。种植的品种主要为都匀毛尖本地种、福鼎大白中叶种、白叶一号、黄金芽等。茶园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佳荣、甲良、玉屏等3个乡镇(街道)6个村。现有茶企业3家、茶合作社2个从事茶产业生产,主要生产加工大众绿茶和白茶产品,以机械加工为主,作坊式手工加工辅,至今全县还没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没有企业未获得QS认证,没有经工商部门注册的茶叶品牌。
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宜茶土地资源少。荔波县气温相对较高,多数乡镇海拔在800米以下,不利于提高茶产品品质。同时荔波属于喀斯特地质地貌,又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受自然遗产地保护限制等原因,全县宜种茶土地面积有限,大规模发展较为困难。
二是群众种茶基础差。到目前为此,荔波茶叶种植的主体是涉茶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单家独户的农户种植茶叶,同时农村群众没有喝茶的习惯,发展茶叶的基础较差。
三是茶叶企业规模小。目前虽有3家企业、2家合作社从事茶产业生产,但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带动能力较弱,现还没有一家企业取得QS认证,没有茶叶品牌,带动能力差。
四是茶园管理粗放。据调查,我县多数茶园处于粗放生产的状态,处于低投入和低收益的生产经营状态,甚至部分茶园已经脱管,出现了抛荒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等现象。
五是缺乏配套设施。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茶园的进园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全部是“泥巴路”,坑大洼深,一到雨天,根本就无法进入茶园,增加了企业对茶园管理的难度。六是缺乏人才支撑。在人才方面,目前全县只有茶办3名工作人员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管理,乡镇没有茶叶专业人才,平时茶叶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等指导不到位。
3 对策与建议
3.1 理清思路,明确定位。荔波县因气候和喀斯特地貌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限制等原因,不具备大规划发展茶叶种植的条件,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与旅游两块金字招牌,因此,荔波茶产业发展要按照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在生态与旅游上做足、做好文章。坚持茶叶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定位,走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的精品茶旅观光建设发展之路,着力发展农旅观光茶园,打造茶文化、营销宣传大县。
3.2 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茶叶产业领导机构,重点茶产业的乡镇要成立茶叶办,将茶产业的发展纳入乡镇和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优惠政策。要继续制定一系列持续稳定的扶持政策,建立产业扶持的长效机制,给茶企茶农一颗定心丸。进一步加资金、用地、税收、融资贴息等方面扶持力度,对重点茶叶企业、合作社、茶馆、种植大户等给予重点扶持。三是要强化部门服务。各涉茶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明确的职责,认真抓好落实,并对落实责任情况实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的内容,全力推动各部门提高茶叶产业服务的质量。
3.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一是做好科学规划。按照“适度规模,相对连片,农旅结合,择优发展”的原则,将新植茶园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精品名优茶园,着重开发高中档精品茶叶,以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生产占有分额。二是加强农旅结合。充分发挥旅游“人多”的优势,着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精品茶园建设。积极与民宿产业、旅游村寨建设、新景点开发等结合起来,打造2-3个有一定规模(300亩以上)的旅游观光茶园,推进茶、游、吃、住、娱一体的功能性拓展茶园建设,以旅游业带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实现“以旅促茶,以茶助旅”的茶旅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品牌建设。以都匀毛尖品牌为龙头,结合我县茶叶种植情况,引导企业发展品牌生产,提高品牌意识,并督促企业加快QS认证步伐,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
3.4 强化基地建设,加强茶园整合。
一是着力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茶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着力从用地、税收、融资等给予优惠,并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各种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和兑现,让企业放心发展,安心创业。
二是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弥补我县群众不愿单家独户种植的短板,切实加快新建茶园基地建设。并加大进园道路水泥硬化以及水、电等配套基地设施建设,提高基地建设质量。
三是加强茶园整合。进一步采取转租、转让、入股等措施,加强现有脱管茶园的整合,使原本宜茶面积就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
3.5 立足旅游资源,强化茶文化建设。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五 · 一”、 “十 · 一”等节假日,采取LED、设立品茗点、开展茶艺表演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茶文化宣传工作力度,力争把荔波打造成为都匀毛尖等黔茶宣传、销售的桥头堡。二是打造古镇茶文化一条街。荔波古镇现已逐步成为了全县旅客的集散地和参观景点,宾馆、酒店众多,旅客入住率高,为茶馆、茶室等建设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要继续着力打造古镇茶文化一条街,对在古镇开设的茶叶销售门面、新建茶馆、茶室、茶叶电子商务平台给大力扶持。三是培养茶文化人才。加强茶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制定激励茶文化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开拓茶文化市场,鼓励茶文化人才积极参加职业资格、各类茶艺等的评聘和比赛,逐步建立起适应荔波茶文化发展的人才队伍。
上一篇:
网络化下居家养老的多元模式是对传统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的继承和创新
下一篇:
彭阳县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具体构想研究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