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立足旅游资源,强化茶文化建设——荔波县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1-15  点击:1338
荔波县按照省、州有关发展茶产业的安排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茶产业,但由于受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推进情况不理想,发展速度较慢。现结合荔波实际,谈谈我个人对荔波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便促进荔波茶产业的发展。

        2013年来,荔波县按照省、州有关发展茶产业的安排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茶产业,但由于受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推进情况不理想,发展速度较慢。现结合荔波实际,谈谈我个人对荔波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便促进荔波茶产业的发展。

立足旅游资源,强化茶文化建设——荔波县

1 发展现状

       2015年,荔波县茶园面积达到2.7万亩,投产茶园2500亩,年产茶叶73.5吨,茶叶总产值580万元。种植的品种主要为都匀毛尖本地种、福鼎大白中叶种、白叶一号、黄金芽等。茶园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佳荣、甲良、玉屏等3个乡镇(街道)6个村。现有茶企业3家、茶合作社2个从事茶产业生产,主要生产加工大众绿茶和白茶产品,以机械加工为主,作坊式手工加工辅,至今全县还没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没有企业未获得QS认证,没有经工商部门注册的茶叶品牌。

2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宜茶土地资源少。荔波县气温相对较高,多数乡镇海拔在800米以下,不利于提高茶产品品质。同时荔波属于喀斯特地质地貌,又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受自然遗产地保护限制等原因,全县宜种茶土地面积有限,大规模发展较为困难。
       二是群众种茶基础差。到目前为此,荔波茶叶种植的主体是涉茶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单家独户的农户种植茶叶,同时农村群众没有喝茶的习惯,发展茶叶的基础较差。
       三是茶叶企业规模小。目前虽有3家企业、2家合作社从事茶产业生产,但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带动能力较弱,现还没有一家企业取得QS认证,没有茶叶品牌,带动能力差。
       四是茶园管理粗放。据调查,我县多数茶园处于粗放生产的状态,处于低投入和低收益的生产经营状态,甚至部分茶园已经脱管,出现了抛荒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等现象。
       五是缺乏配套设施。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茶园的进园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全部是“泥巴路”,坑大洼深,一到雨天,根本就无法进入茶园,增加了企业对茶园管理的难度。六是缺乏人才支撑。在人才方面,目前全县只有茶办3名工作人员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和管理,乡镇没有茶叶专业人才,平时茶叶栽培、病虫害防治、加工技术等指导不到位。

3 对策与建议

       3.1 理清思路,明确定位。荔波县因气候和喀斯特地貌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限制等原因,不具备大规划发展茶叶种植的条件,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与旅游两块金字招牌,因此,荔波茶产业发展要按照荔波“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在生态与旅游上做足、做好文章。坚持茶叶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定位,走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的精品茶旅观光建设发展之路,着力发展农旅观光茶园,打造茶文化、营销宣传大县。

       3.2 加强领导,强化服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茶叶产业领导机构,重点茶产业的乡镇要成立茶叶办,将茶产业的发展纳入乡镇和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优惠政策。要继续制定一系列持续稳定的扶持政策,建立产业扶持的长效机制,给茶企茶农一颗定心丸。进一步加资金、用地、税收、融资贴息等方面扶持力度,对重点茶叶企业、合作社、茶馆、种植大户等给予重点扶持。三是要强化部门服务。各涉茶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明确的职责,认真抓好落实,并对落实责任情况实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的内容,全力推动各部门提高茶叶产业服务的质量。

       3.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一是做好科学规划。按照“适度规模,相对连片,农旅结合,择优发展”的原则,将新植茶园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精品名优茶园,着重开发高中档精品茶叶,以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和生产占有分额。二是加强农旅结合。充分发挥旅游“人多”的优势,着力发展旅游观光生态精品茶园建设。积极与民宿产业、旅游村寨建设、新景点开发等结合起来,打造2-3个有一定规模(300亩以上)的旅游观光茶园,推进茶、游、吃、住、娱一体的功能性拓展茶园建设,以旅游业带动茶叶产业的发展,实现“以旅促茶,以茶助旅”的茶旅融合发展。三是强化品牌建设。以都匀毛尖品牌为龙头,结合我县茶叶种植情况,引导企业发展品牌生产,提高品牌意识,并督促企业加快QS认证步伐,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

3.4 强化基地建设,加强茶园整合。
 
       一是着力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茶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着力从用地、税收、融资等给予优惠,并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各种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和兑现,让企业放心发展,安心创业。
       二是加强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弥补我县群众不愿单家独户种植的短板,切实加快新建茶园基地建设。并加大进园道路水泥硬化以及水、电等配套基地设施建设,提高基地建设质量。
       三是加强茶园整合。进一步采取转租、转让、入股等措施,加强现有脱管茶园的整合,使原本宜茶面积就有限的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

3.5 立足旅游资源,强化茶文化建设。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五 · 一”、 “十 · 一”等节假日,采取LED、设立品茗点、开展茶艺表演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茶文化宣传工作力度,力争把荔波打造成为都匀毛尖等黔茶宣传、销售的桥头堡。二是打造古镇茶文化一条街。荔波古镇现已逐步成为了全县旅客的集散地和参观景点,宾馆、酒店众多,旅客入住率高,为茶馆、茶室等建设提供良好的先决条件。要继续着力打造古镇茶文化一条街,对在古镇开设的茶叶销售门面、新建茶馆、茶室、茶叶电子商务平台给大力扶持。三是培养茶文化人才。加强茶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制定激励茶文化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开拓茶文化市场,鼓励茶文化人才积极参加职业资格、各类茶艺等的评聘和比赛,逐步建立起适应荔波茶文化发展的人才队伍。
上一篇: 网络化下居家养老的多元模式是对传统家庭养老、 机构养老的继承和创新
下一篇:彭阳县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具体构想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