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 21 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0-13  点击:3147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 21 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政府都对这一产业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对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和竞争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 21 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 21 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政府都对这一产业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蕴涵了文化、经济、 社会等多层面的丰富内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文化创意已经不局限于产业层面,而是与区域发展有机融合,向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的方向推进。对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和竞争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一、 文化创意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创意是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意产业是依托智力、 科技、 和文化资源而发展的、 同传统的产业相比,其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要小得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多年来我们在经济领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更加倾向于知识、科技、 文化融合的集约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创新和结构优化,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和经济创新。

         (二)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纵观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世界顶级城市往往都是文化创意产业最集中和最发达的区域,而这些城市正是因为独特的文化和文化创意享誉全球,如英国的伦敦、 美国的纽约、 意大利的米兰等等。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不仅是因为核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更是因为根植于文化创意的文化内涵。文化创意就其本质来讲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也集中体现在城市的创新能力上。这既塑造了区域文化的个性,形成了城市独特品牌,也增强了城市的文化吸引力,促进了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融合,促使城市的地域驱动力增强。

         (三)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提高区域竞争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营销 “城市” 文化创意产品,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制造业和产品附加值,还能够输出城市文化品牌,形成持续的区域竞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比较,具有高辐射、 高渗透效应的显著特点。这种高辐射、 高渗透,将会产生极大的关联效应,可以拓展产业链条的广度和深度,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中游企业、 下游企业,促使更多的产业集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周围。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 渗透性、 高增值力、 强辐射力等独特特征,与传统产业有明显的区别,而正是这区别构成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些核心要素使区域发展更具备竞争优势。

         (四)提高社会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是保持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持续和协调的重要因素,积极向上的文化将使人们精神面貌得以焕发向上,在生活和工作中充满热情和活力,这种局面将会增进社会的稳定,增强劳动者的凝聚力,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文化创意产业产品来源于文化,又影响文化。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基础,以文化的消费为出发点,强调文化艺术的市场化、 商业化,既继承和发扬了文化传统,又带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二、 制约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文化创意人才的匮乏。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对于我国多数城市来讲,文化创意人才的匮乏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受到原有教育培训机制的制约,不能适应产业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除了在教育培养相关人才方面存在一定弊端外,还在文化创意人才引进上无经验和规律可循。

         (二)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不足,融资手段有限。当前我国多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金融企业对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支持少。当前的文化创意市场融资一般只能以固定资产融资,而对于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技术、 知识产权等没有有效的评估办法,难以进行融资。政府投入有限,社会融资很少,健全的市场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尚未形成。同时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也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大部分的资金投到固定资产领域,而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远远不够。

         (三)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不够。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大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我们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不仅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之上也要与技术创新、 文化创意、 信息产业等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但是也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诸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支撑不力, “互联网 +” 作用发挥不够,这就使得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产业层次较低,缺乏新兴产业和龙头带动,未能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等等,以致大量文化资源不能有效转化为创意产业资源。

三、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企业家与专门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创意人才,没有人才,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国要大力培育创意企业家和专门人才,通过人才 “绿色通道” 引进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和环境的专业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参与分配的新路径,营造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智慧和才能的宽松环境,营造宽容的社会氛围,建立鼓励创新、 尊重个性的社会文化,并根据知识经济时代人才 “ 柔性”流动的特征,改革人事制度,为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积极 “留” 住人才,建立文化创意人才专用库,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资源。

         (二)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针对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状况,政府要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重点扶植文化创意企业。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和政府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重点项目,扶持重点企业,通过贴息、 补贴等方式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外,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支持非公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要在降低企业注册资金、 放宽年检、 简化审批手续等方面降低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给予文化创意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的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构筑文化创意产业链,制定政策鼓励包括投融资公司、 猎头公司、 市场拍卖机构等一系列服务中介组织的发展。

         (三)健全、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意环境。由于文化创意很容易被别人复制、 剽窃。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综合运用行政、 法律、 经济、 思想教育等手段,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提高创作者的创作热情。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针对文化创意成果转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展开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四)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赋予传统产业文化灵魂,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扩大消费需求。所以融合正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 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不仅有利于自身做大做强,还可提升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 “文化创意+” 融合的主平台,积极推进 “文化创意+ 多媒体” ,以探索文化与多媒体融合发展; “文化创意 + 科技”以促进文化与科技要素相融合; “文化创意 + 城市” 实现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内涵和品位。
上一篇:当前专业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对接”分析
下一篇:中机院对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