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准确把握军民融合的科学内涵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问题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0-09  点击:237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阐明了军民融合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国防战略的根本性质,深刻论述了军民融合的方向、目标、任务和途径。准确把握军民融合的科学内涵,是我们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问题。

 

准确把握军民融合的科学内涵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阐明了军民融合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国防战略的根本性质,深刻论述了军民融合的方向、目标、任务和途径。全面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军民融合的科学内涵,是我们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问题。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解决的是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问题

        军民融合是我党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法宝,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真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军民融合是一项国家战略”,解决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本性、长期性、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国策大计,而不是权宜之计。
 

        军民融合是社会主义中国特有的命题,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创造。我国的军民融合有三个基础条件:一是人民解放军是我们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产生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具有军民融合的天性;二是人民解放军既是国家的建设者,又是国家和人民的保护神。三是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根本的一致性,确定了融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正是有了这三个不同的基础条件,才确定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方略。

 
        实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我们党对和平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是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独立于国家经济社会体系之外的力量。军民融合,就是要建设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体制,把人民军队置身于人民之中,从人民中汲收营养,接受人民的监督,与人民打成一片,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这是人民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力量之源。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论述,从我国国防的性质、军民融合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军民融合的内容和范围、军民融合的指导原则、军民融合的实施途径等方面,深刻而系统地阐明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首先,鲜明地指出了我国国防的性质。2014 年 8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这个论断,明确了我国国防的根本性质。全民国防,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体现,是人民战争思想在和平时期的创新运用。

 
        其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国家战略,也是国防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明确提出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

 
        第三,指明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容和范围。20l3 年 3 月 11 日,习总书记指出:“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20l4 年 3 月 11 日,他更进一步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就明确了:国防建设的所有要素都要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第四,确定了“需求牵引、国家主导”的指导原则。习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由于国防和军队始终处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斗争的前沿,又直面国际顶尖高手,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和军事科技创新有极强的敏感性,对军事创新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可以有针对性提出制胜于敌,而不受制于敌的,包括战略、战役和战术技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需求,必将成为举国创新的强大动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必须在国家统一筹划下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实施,不能一“窝蜂”,一哄而起,表面上声势浩大,实际上没解决什么问题,更不能各地自行其是。

 
        第五,指明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现路径。2014 年 3 月 11 日,习总书记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军民融合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大市场,发挥国家主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路径。   
 

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必须从战略上找准突破口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是深刻而长期的变革与创新,必须从战略上找准突破口,一步一步推进。我们认为,当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紧迫性:
 

        第一、建立坚强有力的战略领导与指挥体制。军民融合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国防战略,事关国家、国防大局,必须由党来统筹全局,建立军政、军民团结协调一致的战略领导与指挥体制。

 
        第二、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布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为了集中全国优势资源,建设寓军于民的强大国防力量,增强国家抵御外敌侵略的动员潜力和可持续力。要结合我军编制、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以国防的重点为切入点,按照国防战略区域的划分,按照各国防战略区担负的战略任务,与本区域经济建设布局相接,统筹规划军民融台深度发展的布局,形成既具区域特点,又能全国互相支持的发展格局。

 
        第三、坚持军民融合的军队建设路线。实行军民融合发展,在平时与国家相关部门建立互联互通、紧密配合的联系机制,明确配合内容,定期开展训练演练,就能熟练而通畅地应对战争,调动国家各方面的资源。

上一篇:历史为什么会选择“文化产业”
下一篇:文化新镇将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