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新型城镇化与环保产业应协同健康发展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1-04 点击:227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各级政府及部门多次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特别是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我国各级政府及部门多次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特别是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新型城镇化与环保产业的内涵
1.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美丽宜居的原则,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为核心 ,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产城融合,注重保护和提高农民利益,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与现代城市接轨,逐步形成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
2.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以 15%至 20%的速度增长,投资达 3.4 万 亿 元 ,比 “十 一 五 ”期 间 增长了 62%,2015 年实现产值 4.5 万亿元。 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达到 20%,总投入将达到 17 万亿元。
二、环保产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1.环保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方面,环保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环保产品和环保技术,有利于城镇化建设中废水、废气、废料及生活垃圾的净化处理 ,通过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山清水秀 、蓝天白云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另一方面,环保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 有利于人们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环保理念,形成诸如节约用水用电、降低燃煤、垃圾分类及推广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的生产和消费习惯,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新型城镇化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发展重点之一,在农村人口转向城市过程中, 必然带来城市功能的扩展和城市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大,如房地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 城市消费品和服务供应规模扩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在此过程中,城市发展中对劳动力需求日益增加,进城务工人员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环保产品、技术方面必然形成巨大的需求。 同时,在未来发展中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招商引资上项目时会更加重视环保技术的应用,对污水处理、雾霾治理、大气净化、节能降耗、清洁能源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环保产业面临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重要标志,在推行过程中必须以节能环保为宗旨,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目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环保产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质量。
1.大气污染。
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空气污染成为区域发展或城市发展中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在 2014 年全国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的 170 次中, 京津冀地区发布黄色及以上预警信息达60 余次。 2015 年,北京市共有 179 个污染天,其中 46 天为重度污染;全年 PM2.5 浓度平均值为每立方米 80.6 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大年均值(10 微克)的 8 倍多。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成为我国雾霾污染重灾区。 究其原因,与该地区尤其是河北省长期以来以钢铁 、火电、焦化、水泥等 “两高”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
2.水资源紧张。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对水的需求量逐渐增大,生活污水排放也相应增多,同时,城市产业粗放型发展导致高水耗、高污水排放。 从我国总体情况看,城市水资源紧张的形势较为突出,尤其是北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更为严峻。 2014 年调查显示,我国 657 个城市中有 300 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根据世行统计, 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 2200 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平的 1/4。 虽然 2014 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实现全面通水,缓解了河南、河北、北京等地的部分城市用水紧张困境,但整体缺水的局面仍未彻底改观。
3.城市垃圾处理落后。
目前,我国的城市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垃圾等几大类,综合处理率仅为 50%左右,仍有大量的城市垃圾未经技术处理,只是简单地填埋或转移,城市中的垃圾转移到农村或山区 ,对当地的生产、生活、生态构成安全隐患。 虽然诸如建筑垃圾、金属垃圾、塑料垃圾等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再回收利用 ,但大量的混合垃圾无法实现精准化处理, 城市中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生成新产品的系统能力薄弱。
4.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弱化。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各级部门往往过度地重视高楼大厦、宽广马路、标志性建筑、代表性工程等所谓的“重点项目”,密集的高层建筑导致城市中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城市环境生态功能退化,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绿地、树木、湖区、公园更是难以寻觅。这样必然导致城市热环境调节功能弱化,涵养水分能力下降。比如,北京夏季城、郊最高气温相差 6~7 ℃。 城市水文调节功能不断削弱,内涝灾害频发,特别是大城市抵御大雨暴雨的能力明显不足,雨季城市洪涝灾害成为城市的顽疾。
四、环保产业发展对策
1.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精细管理。
根据我国今后发展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条例 、制度等,提高各级部门管理素质,严格环境执法力度,杜绝执法中“跑、冒、滴、漏”现象。 对环保部门和生产单位要精确划分责任 ,明确目标、规程和责任人。 同时,要实行激励机制,对环保先进单位或个人要予以大力度奖励,对严重违反《环保法》的单位或个人要重拳出击,加以重罚,并通过媒体曝光。 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积极氛围,为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提供保障。
2.树立环保理念,普及环保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单位、公共场所等信息交流平台 ,大力宣传、灌输环保理念,让绿色建材、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社区等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进入千家万户,让绿色城市变为现实。 中小学教育中可以考虑增设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和素质教育,大学教育可以开设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社区及各类单位组织应定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加环保志愿活动。 形成人人爱环保、处处有环保、时时重环保的良好社会秩序。
3.加大环保投入
。 环境保护是一个高投入的领域,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应积极拓宽环保投资渠道和途径,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企业投资和民间投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重点鼓励大型企业积极投身开发环保产品、提供环保服务的行列中来,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更雄厚的资金基础。 同时,应积极寻求广泛国际合作,吸收国外的资金投入到环保产业中。
4.培育环保产业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环保产业园区,构建环保产业的跨区域产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区域环保产业发展的协同优势,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技术研发活动,壮大环保企业的竞争优势,培育一批产业特色突出 、规模较大、产品链条长、具有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的知名企业,提升和壮大环保产业的总体竞争力。
上一篇:
中机院:高科技工业园区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下一篇: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产业助力经济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