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低空经济最新政策及6个趋势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7-14  点击:237
低空经济的竞争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角逐,演变为空域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布局与应用生态构建三位一体的系统性竞争。随着中国试点城市网络不断完善,技术突破持续涌现,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一个“三维立体”的经济新空间正在我们头顶加速形成。

3000米以下的天空,正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


7月的重庆梁平,无人机阵列划过长空,eVTOL载人飞行器在人群的注视中平稳起降——中国西部首届低空经济博览会正在这里上演一场“空中革命”。


在深圳,一架美团无人机穿过高楼林立的福田CBD,将一杯咖啡精准送达27层写字楼的指定窗口;在新疆棉田,无人机群以传统作业5倍的效率完成农药喷洒,农药用量减少70%;在杭州西站,旅客出高铁后直奔楼顶eVTOL起降坪,20分钟即抵达西湖景区。


这片曾被视作“空白地带”的低空空域,正演变为全新的经济疆域。

低空经济最新政策及6个趋势


01 国家战略:政策赋能,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迎来里程碑时刻——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式跻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定义在3000米以下空域的经济形态,在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正以年均超30%的增速重塑产业格局。


中国走出一条独特的“政策引导-地方试点-场景落地”发展路径。国家层面持续完善顶层设计,从空域分类管理到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政策框架正从原则性指导走向精细化规范。2023年底发布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为空域分层管理奠定基础。


2024年,中央空管委选定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作为首批国家级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合肥聚焦eVTOL载人航线试飞,深圳发力城市无人机物流,苏州突破海岛无人机运输,重庆则开通“红色旅游低空线路”,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新兴技术巧妙融合。全国超30个省市已将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发布专项发展行动计划。


政策红利释放出惊人市场能量。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增至3.5万亿元。一片万亿级蓝海正在我们头顶加速形成。


02 区域竞赛:差异化布局,打造低空产业新生态

随着国家级试点落地,一场区域低空经济竞赛悄然打响。


深圳作为改革前沿,提出雄心勃勃的“千点千线”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开通1000条商业航线,开放75%以上无人机适飞空域。这座无人机产量占全球70%的城市,正构建全球首个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系统,打造“低空大脑”。


在西南腹地,重庆梁平依托全市首个通用机场和6000平方公里开放空域资源,打造“低空制造+文旅+物流”全产业链生态。博览会期间,梁平展示了其农业无人机应用成果:覆盖20万亩农田的无人机植保网络,使农药使用量减少40%。


上海推进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和华东无人机基地建设;珠海借力航展优势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济南则成为全国智慧低空技术评测中心,其开发的“空域AI大模型”已服务多家物流企业构建无人机网络。


区域协同效应日益显现。香港率先启动“监管沙盒”机制,推出38个跨境低空项目,与深圳、澳门共同探索空域管理新模式。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三大低空经济集群已初具规模,形成辐射全国的创新网络。


03 技术突破:从“能飞”到“智飞”的关键跨越

低空经济的爆发,源于核心技术的集群式突破:


在装备制造领域,比亚迪与大疆联合推出全球首款车载无人机“灵鸢”系统,实现飞行器与新能源汽车深度集成;亿航、峰飞等企业的eVTOL产品相继获得适航认证,为商业化运营铺平道路。


能源革命成为续航瓶颈的破局点。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发的太阳能氢能无人机完成24小时连续飞行测试,续航能力较传统机型提升300%;中科院团队突破石墨烯航空电池技术,能量密度达340Wh/kg,为电动航空器商业化扫除障碍。


空管技术迈入智能化时代。济南空天信息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数字地球低空管理平台”,实现空域网格化分层管理与飞行冲突智能预测,已在多省物流无人机调度中规模化应用。


连接器技术国产化实现突围。航天电器等企业突破高压连接器技术壁垒,产品耐电压达1500V,抗振动等级达到航空最高标准,国产化替代率超90%,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元。


04 场景革命:低空+,重构千行百业

“低空经济+”模式正在全国各地催生丰富场景:


物流领域变革最为显著。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开通53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45万单,配送成本比传统快递降低40%。在深圳盐田,东部通航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基地日均无人机配送订单突破5000单,实现“快递入户、楼顶起降”。


农业植保焕然一新。新疆棉田无人机植保渗透率超50%,作业效率提升5倍;梁平区无人机植保覆盖20万亩农田,农药使用量减少40%。低空技术让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低空医疗航线极大缩短血液等急救物资运输时间,72小时物资投送系统在灾害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eVTOL在山区救援场景中实现传统方式无法企及的响应速度。


文旅体验创新升级。重庆开通“重庆至广安”红色旅游低空线路,游客可空中俯瞰革命历史景点;亿航智能在韩国获起降许可,计划2026年开通首尔至济州岛低空旅游航线。无人机灯光秀成为城市夜经济新IP,拉动消费增长30%。


城市治理更加高效。深圳构建由直升机/eVTOL载客运输、物流配送、公共治理服务组成的低空服务网络,对109个直升机起降场进行eVTOL兼容改造,并新建131个直升机场,构建全覆盖、快速响应的城市低空服务体系。


05 挑战犹存:突破三大瓶颈

尽管前景广阔,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现实挑战:


技术瓶颈亟待突破。航空发动机、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部件进口依赖度超50%,存在“卡脖子”风险。材料科学、飞控系统等基础研究仍需持续投入。


基础设施滞后制约规模化。全国通用机场不足500个,低空智联网覆盖率仅30%,“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刚刚起步。深圳、浙江等地正加速布局起降点建设,但全国性网络尚未形成。


空域管理精细化需求迫切。随着飞行器数量激增,2025年一季度全国低空飞行架次同比激增210%,亟需建立“三维立体、分层管控”体系。


06 未来图景:2025,低空经济爆发元年的三大里程碑

2025年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三大里程碑事件值得期待:


eVTOL商业化运营元年。随着适航认证体系完善和成本下降(预计降幅达60%),深圳等试点城市将开通首批城市空中出租车航线,通勤时间有望缩短至20分钟以内。


低空智联网基建大提速。根据规划,2025年我国将实现3000米以下空域分层管理,划定全国性低空飞行主通道,推动1200米以下轻型航空器“自由飞”试点。数字孪生空域管理平台加速落地。


氢能航空器量产破局。太阳能氢能无人机预计2026年投入青藏高原物资运输网络,解决高海拔地区物流难题。新能源技术将重塑航空动力格局。


国际合作深化标准融合。峰飞航空V2000CG货运无人机成为首款通过中美欧三方联合认证机型;美团无人机海外品牌获阿联酋首张超视距配送资质,中国标准加速走向全球。


低空经济的竞争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角逐,演变为空域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布局与应用生态构建三位一体的系统性竞争。随着中国试点城市网络不断完善,技术突破持续涌现,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一个“三维立体”的经济新空间正在我们头顶加速形成。


这片曾经寂静的天空,正在成为重塑交通方式、激活区域经济、孕育未来产业的战略新高地。当飞行汽车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画面,当无人机物流网络覆盖城市天际线,人类生活方式将迎来又一次深刻变革。



上一篇:多地出台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下一篇:哈尔滨市推出新政服务五大园区202家装备制造企业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