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助力广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7-10  点击:124
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发展低空经济。随着广东省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走深走实,民营企业正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当前民营企业参与低空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需破解的痛点难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发展低空经济。随着广东省在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走深走实,民营企业正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当前民营企业参与低空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需破解的痛点难点。


  一、主要问题

  (一)空域资源有待开放,压缩低空经济成长空间

  一是低空试飞空域受限。根据现行管理政策,可用空域面积狭小、情况复杂。二是低空空域监管较严。现行低空空域审批机制较为严格,流程繁琐,通过率低。


  (二)基础设施亟需完善,限制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一是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全国在 eVTOL 起降场、飞行保障设施、导航通信基站等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尚未形成系统性、前瞻性布局。同时,由于缺乏无人机起降点等低空关键基础设施支撑,难以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无人机运输检测样本项目。二是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亟待推进。低空经济领域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体系构建进程较为缓慢,低空通信、定位、导航等方面保障能力不足。


  (三)政策力度尚需加强,影响产业培育推进力度

  一是政策协同机制亟需优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协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存在“条块分割”现象,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二是人才政策体系亟待完善。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匮乏,导致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中低层次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专业院校、培训机构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三是低空经济和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保险规则和服务缺失。缺乏针对无人机在不同作业场景下的差异化风险特征,定制符合其属性的保险产品。


  (四)空域管理力量薄弱,产生隐私、安全等困境

  一是隐私泄露的风险。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能够轻松捕捉到地面上的详细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或滥用,就可能对个人隐私造成严重侵害。二是公共安全的威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因操作失误、机械故障或恶意操控等原因导致坠落或撞击事件,对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二、对策建议

  (一)深化多方协同机制,推动空域资源加速释放

  一是深化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加强与军队、民航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构建覆盖空域规划、审批、使用、监管全流程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军民航空资源共享共用。尽快破除目前低空飞行高度、间隔、距离等限制,最大化开拓低空适飞空域。二是优化空域申请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提高审批效率和通过率。三是完善空域动态监管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空域态势感知和实时调配能力,在确保飞行安全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盘活利用低空资源。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低空经济发展根基

  一是加大低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综合运用政府投资、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推动一批低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落地。围绕无人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重点应用领域,通过将现有停车场、闲置空间改造为立体停车场等方式,加快推进无人机集散地建设,打造低空经济核心节点。二是推进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建设。部署北斗地面增强站、专用4G/5G通信基站、ADS-B基站、小型气象观测站等数字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支撑低空经济运行的数字化、智能化体系。构建低空飞行监视数字化底座,加速5G通信、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ADS-B等前沿技术在低空领域应用。


  (三)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低空经济人才高地

  一是提升低空人才本地化培养能力。支持职业院校设立航空器维修、运营等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专业。着力建设一批技术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培育飞行驾驶、机载设备操控、无人机维修等专业人才。二是推动校企合作。鼓励民营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办学,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院校与民营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习实训等方面深度合作。三是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营骨干企业共建低空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四是鼓励推广低空保险创新产品。鼓励保险机构开发设计多样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体系。


  (四)推动政企资源对接,激发低空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培育低空经济示范引领区。支持低空经济民营骨干企业设立常态化飞行场所,在空域审批、土地供给、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实施精准政策倾斜,打造一批低空经济示范应用场景。二是打造特色低空文旅品牌。加强“低空+文旅”民营企业的精准对接,在旅游演艺、对外宣传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三是加强资源整合。搭建低空经济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引导民营资本精准高效投入低空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速创新资源汇聚。


  (五)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强化隐私与安全保障

  制定健全的无人机飞行规则和监管机制,明确飞行限制条件,建立飞行许可、报备和安全评估等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用户培训和教育。同时,加强无人机系统的安全防护,建立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加快出台无人机隐私权保护专款条文和隐私保护技术标准。



上一篇:广东省将打造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下一篇:多地出台政策举措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