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低空经济企业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政策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6-13  点击:256
低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为主要工具,以低空空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最终产出形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一定义突出了三个本质特征:飞行活动作为产出形式,低空空域作为活动场域,以及航空器和浮空作为主要装备。低空经济的构成包括低空空域这一关键资源,以及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和低空保障产业三大核心产业,还有综合服务产业等辅助种群。这一经济形态因其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

          低空经济一个万亿规模潜力的新兴产,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如无人机、eVTOL、5G通信和人工智能等,为服务的高效、智能和安全提供了支撑。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增长,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低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为主要工具,以低空空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最终产出形式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一定义突出了三个本质特征:飞行活动作为产出形式,低空空域作为活动场域,以及航空器和浮空作为主要装备。低空经济的构成包括低空空域这一关键资源,以及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和低空保障产业三大核心产业,还有综合服务产业等辅助种群。这一经济形态因其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而备受关注。


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系统研究 构建低空经济发展的民航战略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在“十五”期间就将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重大科技课题,2012年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这个成果到“十四五”才真正开始收获。深圳市从2009年开始扶持比亚迪电动车,10 多年后才真正收获了财税利益,所以深圳市提出的要长期培育低空产业应该是可信的。我们应当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情况和分析比较优势基础上,立足内循环和中长期任务,及早搭建低空经济的民航战略。

          开展低空经济民航战略研究,确认行业层面的目标、任务与路径。建立来源广泛的民航局低空经济专家组,充分论证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加强低空经济的统计分析与政策研究。


          明确职责 理顺内部管理与外部协作

      建议民航局内部设立低空领域的实体化机构。负责支持局领导低空领域决策,制定低空经济民航战略与行动方案,统筹各专业司局政策与技术规范口径,统一对上对外报告与协调。这也是各国民航当局的通常做法。

          强化支撑 建立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持续稳定动力

      中国民航传统上依赖进口航空器,民航业技术创新缺乏底层航空器技术支撑。发展低空经济,我国有必要、有条件、有能力基于坚实的自主航空器技术建立完整的低空技术体系。

      提出民航业主导的国家低空经济领域研发专项。支持适航、运行与空管、垂直起降场、数字基础设施、安全监管、经济监管等领域的研发项目,联合业界与科技界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的成熟与产业化。

      设立民航局层面的低空经济学院或者低空运行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创建低空技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完善行业院校在低空领域的专业设置与养成教育。


          先立后破 处理好通航与低空经济的关系

      与欧美通航已经见顶的局面不同,我国需要通航为无人机铺垫技术和运行基础。低空经济起步阶段,通航载人载客业务仍是低空运营业主体。

      传统运营企业是大型无人机的运营主体来源。例如南航通航和东部通航与 eVTOL 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他们将是 eVTOL 未来的运营商。而通用航空制造商可以与创新创业企业形成研发与生产综合体,提高 eVTOL 量产能力与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低空经济发展既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是未来产业培育替代的产业融合过程,通用航空与无人机都将受益于这个融合替代过程。

      低空经济的发展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政府作为推动者和监管者,负责制定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确保活动的安全可靠。企业作为参与者,承担安全责任,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研究机构则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承担低空交通管理系和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体系的主体显然是政府和相关研究部门。而对于参与低空经济的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这两大挑战是应对与发展的主线。

图片


低空经济企业的技术创新挑战


          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了多重技术挑战,主要包括技术成熟度、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技术成熟度方面,关键技术如无人机和eVTOL需提升,以解决电池续航、载荷和稳定性问题,保障低空活动的高效与安全。自主导航和避障技术也需改进,尤其是在复杂环境下的飞行能力。无人机技术虽有进展,但仍需突破续航和载重限制,并发展更智能的飞行控制系。

          安全性是另一重点,随着低空活动的增多,必须开发安全系统防止空中碰撞和地面威胁。飞行器的安全性能需提升,包括硬件冗余设计、软件故障诊与自我修复能力,以及防范非法入侵和黑客攻击的信息安全措施。防碰撞预警系和智能化调度指挥系统对确保低空交通的安全至关重要。环境保护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需研发如电动飞行器等环保技术,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续航能力和效率的提升需依赖环保、高效的电池或新型动力系统,如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

          此外,新一代通信技术,如5G/6G,对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间的通信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远距离、大容量数据传输方面。通用航空器研发需多领域技术融合,解决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和安全性问题。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研发带来挑战。总体来看,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面临多方面挑战,需要跨学科合作和持续研发投入,以推动其健康和广泛应用。


低空经济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挑战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其应用场景广泛且多样,包括但不仅限于农业、城市服务、灾害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游览以及娱乐飞行等。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不仅为低空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预示着其增长的巨大潜力。然而,低空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接受度的挑战。正如互联网兴起前的状况,低空经济的全新商业形态和服务模式尚待探索和验证。

      此外,跨行业合作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也是推动低空经济向前发展的关键。为此,必须努力推动不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激发商业创新合作,共同开发新的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智能物和空中交通管理技术的创新在低空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低空交通流量的日益增长,研发更先进的智能物流系统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变得尤为迫切。这些系统的完善将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为低空经济的顺畅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同时,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局限于航空领域,它正与旅游、物流、城市管理等多个行业实现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更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低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低空经济也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高度契合。新兴的绿色低空经济产业,如电动飞行器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更为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低空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面临诸多商业模式,服务创新的挑战,但也充满机遇。



上一篇: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策略
下一篇: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链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