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纤维产业发展的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状况,针对先进纤维材料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加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集聚科研、生产、规划研究、行业管理、金融投资等专业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高水平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队伍,针对先进化学纤维材料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产融结合、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转移与国际竞争等重要现实问题,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研究,跟踪、评估发展状况和规划实施情况,及时调整、持续完善规划,为我国宏观决策,尤其是生产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等决策提供可靠的指导。
完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总体要求,完善国家、各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布局,发挥实验室之间的协同机制,部署纤维材料与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一支从事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人才团队,产出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政策保障作用,吸引风险基金、产业基金,提升工程研究中心中试研究、工程研究能力,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形成一批重大产业化技术成果;支持、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上的重要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市场应用;支持、鼓励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公信力,在标准研制,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评估、转化,品牌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加强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全面部署创新链,重点在聚合物、纤维制造技术和装备领域,整合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骨干企业的科技资源,围绕重点品种开展“产学研”合作,确保重点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的技术迭代升级能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化学纤维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加大对原始创新纤维品种开发与应用的资金支持,占领科技制高点,培育优势产业。推动工程公司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发展,通过提高工程公司的科技研发、工程转化等综合能力,创新经营模式,整合科技资源,构建全方位的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建设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型企业。
支持骨干企业的国际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企业通过集聚“产学研”创新资源、扩张重点品种的产能规模、延伸产业链等,占据了国际竞争的优势地位。当前,我们一些企业已具备了产能、经营管理、“产学研”合作等基础条件,要积极支持此类企业延伸产业链、全球布局产能和创新资源、加大“产学研”合作,引导产业基金等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企业,引领我国先进纤维材料的产业发展。
材料、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的统筹发展
顺应先进纤维材料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促进先进纤维材料与高端装备融合发展,突破关键技术与装备,推进国产装备与智能制造系统的应用,推动行业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加强智能化、差异化、功能化设备及高新性能纤维设备的原创研发能力,增强重大技术与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设备技术进步引领化学纤维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加快突破化纤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扩大国产装备与智能制造系统在行业骨干企业中的应用,确保我国数据和产业安全,提升化学纤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