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呈现集群化趋势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5-22  点击:2072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2023》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新型创新区→城市→区域→全国→全球”的空间结构特征。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2023》报告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新型创新区→城市→区域→全国→全球”的空间结构特征。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面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对智能化的迫切需求,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至关重要。对此,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团队深入分析2200家人工智能企业、5722个投资者、438所AI大学和307家非大学科研机构、967家产业联盟等样本数据,形成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2023》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在智能芯片、基础架构、操作系统、工具链、基础网络、智能终端、深度学习平台、大模型和产业应用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的构建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平台企业、独角兽公司、中小企业、新创企业、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和投资者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构建富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发展。


  报告研究表明,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表现为“新型创新区→城市→区域→全国→全球”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传统工业园区和高科技园区不同,新型创新区一般位于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雄厚的大城市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是人工智能产业化集群及其产业创新生态的栖息地,强调依托狭小的物理空间打造无限的网络空间产业创新生态。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的重点城市。


  报告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包括智能制造、智能芯片、智能网联汽车、科技研发和服务、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在内的重点产业领域的创新集群,是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沿。


  刘刚表示,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加速发展具有产业赋能能力的新型平台及其主导的产业创新生态、高水平规划和发展新型创新区、建设高度开放的创新系统推动与世界各国的技术合作、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和专用人工智能的融合,是我国应对挑战和加快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支撑。



上一篇:山西省重点产业链培育激励方案,最高奖励3000万元
下一篇: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策略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