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到2025年 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1-08  点击:951
国家林草局透露,我国已确定竹产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国家林草局透露,我国已确定竹产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根据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竹产业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基本建成,主要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我国成为世界竹产业强国。


  国家林草局国际竹藤中心副主任 陈瑞国:只要方向明确、政策保障有力,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长为林业支柱产业,是完全可能的。


  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竹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逐步解决,不断加强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发出“以竹代塑”倡议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提出深化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发挥竹子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为高能耗、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竹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贫困、修复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可发挥独到作用。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生物质新材料研究所研究员 程海涛:通过以竹代塑,可以缓解“微塑料”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据统计,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中,被循环利用的目前只有9%,12%被焚烧,其余79%最终堆积在垃圾填埋场或流入自然环境中,因此,减少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以竹代塑”倡议提出,将“以竹代塑”倡议纳入国际、区域以及国家等不同层面的政策体系,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支持、帮助世界各国“以竹代塑”政策的制定与推广,确定“以竹代塑”的重点行业和产品,为“以竹代塑”的全球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联合竹子领域的科学技术力量,深化“以竹代塑”科技合作,创新竹产品代塑的用途、效率及标准化发展,为“以竹代塑”新技术利用、新产品开发创造条件。


  我国竹类资源、竹林面积、竹材产量以及竹产品对外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大力培育竹资源、发展竹经济,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以及项目带动、技术支撑,竹资源不断增长,竹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国竹林面积达701万公顷,占全球的五分之一。竹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2亿美元,占世界竹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成以上,已形成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科技研发到国内外贸易的发展体系。


  国家林草局国际竹藤中心副主任 陈瑞国:竹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从竹资源受益的农村人口,目前据统计将近有5000万人口,跟竹产业后续加工、生产、流通相关领域(人员)也大概有3000万人口,竹产区竹业收益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上。




上一篇: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3万亿元
下一篇:重庆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和生物科技及农业食品产业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