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海安市蚕桑产业探索从规模化向数字化转型路径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0-26  点击:564
海安市将继续深化蚕桑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加快蚕桑产业从规模化向数字化转型,结合现代先进设备,推进桑园管理智慧化、饲育过程智能化、蚕种生产精细化,以“硬核”新机具赋能传统蚕桑业“破茧重生”。

  海安是全国闻名的“茧丝绸之乡”和“湖桑之乡”,蚕桑产业是传统经典产业,也是绿色生态产业,更是高效富民产业。至2021年,全市拥有桑园面积6.6万亩,年发种24万张,生产蚕茧8500吨。建成蚕业农场200家、蚕桑科技示范园10家,现有茧丝绸深加工企业42家。

海安蚕桑产业规划,海安蚕桑产业转型路径

  为加快海安市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安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海安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聚焦蚕桑主导产业,建设海安市桑蚕丝特色大数据系统。该系统提供全市桑叶种植分布及长势监测、桑叶农场分布及产量估产等服务,利用数字化手段辅助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强产业融合,致力提升同期桑蚕茧亩现金收益,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同时,结合桑叶大数据分析,预估预警桑蚕茧养殖产量和生产风险,引导农户合理种植,防止桑蚕茧价格大起大落,促农增收。一期建成后预计100%覆盖全市6.6万亩桑园。


  下一步,海安市将继续深化蚕桑全产业链大数据应用,加快蚕桑产业从规模化向数字化转型,结合现代先进设备,推进桑园管理智慧化、饲育过程智能化、蚕种生产精细化,以“硬核”新机具赋能传统蚕桑业“破茧重生”。当然,海安市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不仅局限于畜禽的“百万雄鸡下江南”、渔业的“借鸡生蛋”等等,更要深化桑蚕数字化技术体系产业链,争取在全省做好蚕桑产业数字化的示范作用。



上一篇:三部门发文扩大政采支持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趋势
下一篇:光伏、氢能、水电、风电、四类技术列入“十四五”能源重点任务榜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