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全局息息相关。在后金 融危机与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然被看作振兴区 域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例如 2010 年 9 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为响应中央号召,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工作。在此过 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展现出了“盲目竞赛”的行为。他们依靠出台各项土地、税 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一路为企业“开绿灯”。这些政策与措施虽然能够让战略 性新兴产业短期内在规模和效益方面得到迅速提升,但却变相将行业推向“虚火” 过旺的境地。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相关产品的可靠性便无法达标,产业未来的 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说,当前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既没有实现中央关于“体现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期待,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对地方 政府的财政资源造成浪费。从这一现实背景出发,本项研究聚焦于回答:地方政 府如何运用产业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当前关于政府使用产业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以某 一项特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从两个方面开展:
一是在借鉴政策工具不同分 类方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全国范围内该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工具使用特征。
二是提出产业政策的研究重点应该转向探讨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在这个研究 方向上,有少部分学者从理论层面回答: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即便如此,已有的研究仍然具有一定不足。大多数学者一方面局限于使用政策工具视 角,缺少对政策工具所作用的目标进行考量,另一方面注重对产业政策进行规范性讨论,缺少关于实施层面的实证性研究。
因此,本文将“政策工具-创新价值 链”作为分析框架,从手段与目标两个维度对研究问题进行探索。
本研究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通过深度访谈、互联网检索等方式收 集相关资料与数据。
其次,梳理出地理信息产业在德清县的发展历程、产业政策 的目标、实践中运用产业政策的特点等内容,总结出德清县运用政策刺激地理信 息产业发展的“合作-互惠”机制。
最后,将研究视角转向更加微观的角度,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研究德清县地理信息产业政策所具备的特征。
通过对德清县地理信息产业政策的研究,本文发现德清县地理信息产业政策 重点关注“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两个环节。由于人才与企业是这两个环节 的重要主体,因此德清县在政策设计与执行方面均采用梯度式的方法,保证政策 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效果。同时德清县出台的政策大多倾向于使用间接的方式,具体体现在德清县运用了大量的“财政金融”与“策略性措施”两项政策工具。
基于整项研究,本文认为政企之间的合作-互惠机制是地方政府运用政策成功推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政企合作是地方政府制定产业政策采用 的方式,互惠是产业政策执行后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了保证合作的手段最终导致 互惠的结果,产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需要满足以下两项条件:一是政企双方提前 签订合作协议;二是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环节都要体现出精巧性与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