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19项重点任务,65条举措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05-28  点击:1317
围绕《新基建规划》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提出打造数字基础新底座、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基础设施新能力、构建基础设施新体系、筑牢基础设施新屏障六大战略任务,提出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新技术基础设施、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等19

  《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简称《新基建规划》)对山西省“十四五”期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谋划部署,并对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作出展望。

  围绕《新基建规划》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提出打造数字基础新底座、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基础设施新能力、构建基础设施新体系、筑牢基础设施新屏障六大战略任务,提出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新技术基础设施、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等19项重点任务,65条具体举措,囊括5G通信网络、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政府、互联网医院、数字校园、新型智慧城市等一批重点工程。

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新基建规划六大战略任务
 
       《新基建规划》提出“新底座、新动能、新高地、新能力、新体系、新屏障”六大战略任务如下:

  一是夯实信息基础设施,打造数字基础新底座。“十四五”期间,实施网络基础设施夯实工程,全省建成5G基站12万个,打造5G无线宽带城市。全省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35000Gbps。实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推动算力基础设施从数量扩展向质量提升转变,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全省在用在建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0万架,形成数据中心集聚区4个。

  二是赋能融合基础设施,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推动10座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和1000处采掘工作面建设。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大力发展数字政府、智慧交通、数字校园、互联网医院等数字融合新模式。

  三是提升创新基础设施,构建创新发展新高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十四五”期间,力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个,建成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0个,建成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30个。

  四是推动关键要素创新,打造基础设施新能力。围绕技术、数据等一些关键要素,实施技术要素能力提升工程,数据要素共享开放工程,全面激发关键要素流通活力,释放关键生产要素蕴藏的巨大价值,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赋予基础设施新能力。

  五是促进均衡协调发展,构建基础设施新体系。推动我省与周边省份开展新基建区域合作、共融发展。结合我省“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乡发展规划布局,引导各市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建立各具特色的新基建体系。开展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县建设,推进新基建向农村延伸,构建省市县乡村均衡发展、协调推进的新格局。

  六是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筑牢基础设施新屏障。贯彻国家安全战略,统筹新基建发展和网络安全的关系,实施增强网络安全保障工程,提升重要新型基础设施稳定可靠运行水平,构建一体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到2025年,全省5G基站累计达12万个;全省在用在建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0万架,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值降到1.3以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6个以上;打造能源互联网试点城市3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县20个左右;力争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全省新基建规模和发展水平基本满足山西省“转型出雏型”需要,助力山西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立刚表示,“十四五”期间,省发展改革委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新基建规划的总体目标,倒排时间进度,拿出实招硬招,扎实推进《新基建规划》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处处长王瑞鑫王瑞鑫表示,山西作为中部省份,要加快构建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张尚礼表示,《新基建规划》在打造数字基础底座、强化指标体系支撑、拓展数字应用场景这三个方面对山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马晓静表示,《新基建规划》立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结合山西省实际,以增强竞争力为重点,紧紧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打造创新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全面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对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一篇:中国—东盟金融城产业发展规划 重点发展37个板块247个重点事项
下一篇:如何打造适应新时代的沿江石化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思路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