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明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的要求下,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将迎来有力扩张,将达到2万亿元。另有1万亿元特别国债将用于支持六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预计提升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个百分点左右。在具体发行安排上,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专项债的集中发行时间将有所错位,避免政府债过于集中供给冲击银行体系流动性。
罗志恒:2024年房地产形势总结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步入下行周期的第三年,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均出现两位数下跌,房地产成为内需不足的最大掣肘。2024年中央稳地产政策果断应对、不断升级,从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消化存量、优化增量”,到9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再到12月 “稳住楼市”,从供需两端发力稳定房地产市场。10月以来居民购房需求明显回暖,楼市出现阶段性企稳向好迹象,表现为:新房销售和二手房成交量上升、一线城市房价与地价止跌、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缩短;但是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包括:房地产投资仍持续低迷、多数城市房价仍在下跌、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冲击地方财政、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仍需进一步化解。
沈建光:人工智能的应用已成为财富管理新趋势
大模型能够通过不断的反馈进行训练,随着反馈的增多,服务的精准度也会不断提升。他还提到,财富管理是一个层级化的过程,既包括私人银行、百万客户,也包括普惠平台,人工智能决策可以帮助更准确地服务各类客户。目前,AI已经成为财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李湛:2024年分红总额创新高 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业绩报告,前三季度,我国境内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2.64万亿元、净利润4.43万亿元。2947家公司营收正增长,2149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708家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增长。4127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创业板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总体营收2.0%正增长,沪主板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总体净利润3.0%正增长。今年以来,截至12月10日,A股股息率整体达到2.45%。其中,煤炭、银行、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纺织服饰、钢铁、建筑材料等行业的股息率均超过3%。金融和能源等传统行业继续担当分红的主力军,而大消费和新能源板块的表现尤为亮眼。
明明:估值有望走向扩张,或推动可转债量化策略回归
展望2025年,可转债市场波动中机遇可期。首先,随着全市场加权转股溢价率回到适中水平,可转债市场期权价值有望回升,整体配置价值凸显。其次,高价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和低价可转债的纯债溢价率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数,二者的风险收益特征正在靠拢,均需被重视。再次,可转债市场供给减少的背景下,估值有望走向扩张,或推动可转债量化策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