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超长期特别国债 > 超长期特别国债百科

2026超长期特别国债环资领域申报启动!5大方向最高补贴70%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8-19  点击:13
在国家大力推进“两新”政策的背景下,中央预算内投资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双轮驱动”,共同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升级。然而,二者在战略定位上存在显著分野:中央预算内投资重在“扩容量”,而超长期特别国债则聚焦“提效能”。这一差异在环资领域尤为突出。

在国家大力推进“两新”政策的背景下,中央预算内投资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双轮驱动”,共同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升级。然而,二者在战略定位上存在显著分野:中央预算内投资重在“扩容量”,而超长期特别国债则聚焦“提效能”。这一差异在环资领域尤为突出。

一、战略定位分野:新建VS升级

1.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核心逻辑

通过新建项目填补区域治理能力缺口,扩大环境基础设施覆盖范围,本质是生态环境治理“版图扩容”。例如“节能降碳和污染治理专项”虽覆盖污水、垃圾领域,但核心是新建项目形成有效供给。


2.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突破方向

以存量设施效能升级为核心抓手,通过设备更新、工艺迭代、智能化改造推动既有项目向“高能效、低排放、智慧化”转型,实现治理能力的质效跃升。


二、2026年环资领域五大申报风口

(一)垃圾处理设施:末端效能提升

1.生活垃圾收转运设备更新

重点支持:新型环卫车辆、中转压缩设备替代老旧高能耗设备,提升收转运自动化与密闭性。

专项特征:覆盖“收集-转运”全链条效率提升,减少二次污染。


2.垃圾焚烧电厂改造

核心方向:流化床改炉排炉(明确列为重点)、焚烧车间负压除臭改造。

硬性门槛:总投资≥3000万元,区域支持比例见下表:


(二)污水处理设施:减污降碳协同

1.污水处理厂核心设备更新

支持格栅、曝气设备、水泵、风机等专用/通用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更新,淘汰低效高碳设备。

申报门槛:总投资≥5000万元,区域支持比例同垃圾处理项目。

2026超长期特别国债环资领域申报启动!5大方向最高补贴70%

2.海水淡化设施改造

重点方向:运行≥10年的高能耗设施整机改造;运行≥5年的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更新。

支持力度:市政工程最高补贴70%,企业项目≤15%。


(三)废弃物循环利用:全链条升级

1.智能分拣中心建设

支持大型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拒绝小网点)配置自动化分选机器人、金属/塑料识别设备。

2.精深加工设备更新

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检测设备、湿法/火法回收装置

退役风光设备:叶片拆解与材料再生设备

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再生骨料生产线升级


3.高端再制造突破

重点支持航空发动机、盾构机、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的再制造专用设备及智能化生产线改造。

补贴力度:总投资≥3000万元,支持比例≤15%(含土建)。


(四)重点用能设备改造

支持对象:电力、热力、钢铁企业的锅炉、汽轮机、电机等设备更新。


硬性指标:

✓ 年节能量≥50万千瓦时或150吨标煤

✓ 用水设备年节水量≥50万立方米

✓ 更新后能效达2级及以上

支持比例:≤20%,总投资≥2000万元。


(五)磷化工绿色工艺升级

支持磷石膏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设备更新,包括高效磷矿选矿、半水—二水法酸解等关键技术设备。

补贴标准:≤20%总投资,门槛2000万元。


三、资金支持的三大铁律

1.淘汰落后导向

强制替换超期服役、不符合现行能耗/环保标准的设备(如流化床改炉排炉),设备最低服役需满3年。


2.绿色低碳优先

项目需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如污水处理厂新能源利用、垃圾除臭设备)。


3.规模专业管控

聚焦大型化、智能化项目(如不支持小型回收网点),支持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


四、企业申报策略建议

1.精准匹配方向

对照五大领域细化方向,重点布局设备更新类技改项目,避免新建项目误报。


2.提前完成诊断评估

依据《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目录》等标准,开展设备能效诊断并形成报告。


3.把握区域支持梯度

中西部项目更具优势,如垃圾焚烧项目在西部可获得70%支持,比东部高30个百分点。


时效预警: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1880亿元已全部下达,而2026年项目储备窗口现已开启。据国家发改委要求,申报项目需满足“前期手续齐全、建设进≤80%、实施周期≤2年”等硬指标。


历史从不辜负提前布局者。随着各省份全面启动2026年中央资金储备库申报(坚持“非储不报”原则),那些率先完成设备诊断、锁定技改路径的企业,已站在政策红利起跑线上。


行动节点

即日起-2025年9月:完成项目可研批复、环评备案

2025年10月:省级部门初审提报

202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复核入库


上一篇:超长期特别国债如何为中央项目资金 “加码”?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