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超长期特别国债 > 超长期特别国债百科

超长期特别国债新风口!如何借力全域土地整治撬动“万亿级”资金?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6-26  点击:41
传统融资工具难以匹配农田水利、生态修复等需20年以上回报周期的工程,而专项债对收益覆盖率的硬性要求,更将大量战略性公益项目挡在门外。国家推出的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年规模达1.3万亿元)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利器。

万亿国债与土地整治的跨界联姻,正为地方破解长周期基建融资难题提供黄金钥匙。


在地方财政承压、重大项目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长周期、基础性项目面临严峻的资金困境。


传统融资工具难以匹配农田水利、生态修复等需20年以上回报周期的工程,而专项债对收益覆盖率的硬性要求,更将大量战略性公益项目挡在门外。


国家推出的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年规模达1.3万亿元)正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利器。


其核心投向明确聚焦两大维度: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如区域协调、乡村振兴)与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粮食能源安全、生态屏障)。

期限长达30-50年,由中央统借统还,地方无需直接承担偿债压力。


一、全域土地整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统筹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盘活和生态修复,成为链接国债资金与地方需求的战略枢纽。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5000亩),提升耕地质量和产能,直接响应“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国债投向。福建泉州跨乡镇项目新增耕地3300亩,亩产值从2500元跃升至2万元。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农村低效闲置用地,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腾挪空间,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

提升乡村韧性:同步整治河道水系、加固地质灾害点,嵌入防洪排涝设施,显著增强乡村防灾能力——这正是“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题中之义。

激活城乡融合引擎:在整治后区域导入农文旅、智慧农业等产业,打造“土地整治+产业”生态圈,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产业。


二、项目包装设计

要让土地整治项目纳入国债支持范围,需突破单点思维,构建多维度融合的项目包:

超长期特别国债新风口!如何借力全域土地整治撬动“万亿级”资金?

典型案例:广东省始兴县顿岗镇项目

通过“农发行贷款(30%)+专项债(30%)+超长期国债(20%)+社会资本(20%)”的多元组合,以土地指标交易和农文旅运营构建收益闭环,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升级双赢。


三、申报决胜

申报材料需跳出传统土地整理框架,强化三大核心论证:

国家规划锚定性:将项目与“十四五”重大工程、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直接挂钩,例如生态修复模块绑定《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

跨代际效益量化:不仅计算新增耕地面积,更需评估粮食产能提升量(如吨/年)、碳汇增量(吨CO₂/年)等长期指标。

创新还款保障机制:设计“土地指标收益优先偿还+产业收益补充”的分层还款模式,确保覆盖资金成本(如梅州项目专项债年化收益率达6.5%)。


土地曾是沉默的资源,而全域整治与超长期国债的结合,正将其转化为流动的发展资本。广东廉江市通过8.3亿元专项债撬动7.6亿元社会资本,杠杆率达1:0.9,揭示了这一模式的巨大潜力。


当每一亩复垦耕地都链入国家粮食安全网络,当每一处生态修复都承载碳汇价值,全域土地整治便从基层工程跃升为国家战略支点。



上一篇: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国家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
下一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无环评批复如何申报资金?企业必读指南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