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全部项目清单。
此外,李超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强化资金要素保障,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102项重大工程所涉及的5000多个具体项目,已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99%。
“两重”建设
什么是“两重”建设?
"两重"建设全称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
“两重”建设 进展如何?
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2025年支持金额提高至8000亿元,已安排近5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表示,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以下节选其中关于“两重”建设项目推进的最新进展情况。
上海证券报记者:
请问“两重”建设项目推进的最新进展情况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
谢谢您的提问。我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两重”建设。“两重”建设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重点投向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有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顺利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强化“两重”性质、坚持自上而下、注重软硬结合,加快推进“两重”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
在“硬投资”,也就是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在“软建设”,也就是为保障项目实施而推进的制度建设方面,通过编规划、出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式,促进形成项目建设实施和运营维护的长效机制,提高投入效率。比如,健全高标准农田、管网、医院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运营、管护机制,保障这些设施持续健康运行、长久造福群众。
随着一大批“两重”项目开工投产,将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举几个方面例子。
比如,支持人口集中流入重点城市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在常住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坚实保障。
比如,推动建设改造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安全韧性能力。(现代咨询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4月2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以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为例,初步统计未来5年需更新改造燃气、排水等各类管道约60万公里、能够创造约4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比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小型灌排渠道超过1000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超过2700万处,有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比如,完善“三北”工程建设、管护、巩固提升等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光伏治沙等市场化、多元化的建设实施机制,支持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以及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4000万亩。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同时持续推进“软建设”措施,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