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国际态势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切入点,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当前全国抢滩布局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新兴领域的形势下,本章节将剖析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国际态势,具体如下:

低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国际态势

一、低空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奠基石”。若想使低空空域实现有效运行,需要空地保持良性联动。因此,低空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保障。但目前,我国低空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通用航空机场、航空器起降站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阻碍了低空经济朝向规模化、商业化方向发展。在硬件设施方面,通用航空机场、航空器充电配套设备和无人机起降场地等有待完善;在软件系统方面,雷达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等无法跟上低空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

科技创新是决定低空经济发展的“天花板”。要推动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重点加强系统、元器件、软件和材料等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发展初期,政府、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建设与创新方面尚未成熟。同时,我国在核心技术层面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低空航空器飞控和动力系统等,存在“卡脖子”现象;二是无人机运行安全、能源续航和智能避障等关键技术亟需进一步突破[1];三是支撑无人自主飞行的人工智能算法缺乏自主掌握,需要尽快落地运、管、服、用平台系统。

(三)应用场景领域有待拓展

应用场景是产业化商业化发展的“催化剂”。目前,低空经济技术主要应用于农林植保、电力巡查、航拍娱乐、消防应急和医疗救援等领域,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仍不成熟[2]。城市空中出行、无人机配送和农业无人化生产等属于低空经济的关键核心领域,虽发展前景广阔,但存在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政策法规体系仍需完善、消费者认知度和接受度亟待提升三方面的制约因素,实际市场需求相对滞后。此外,低空应用场景相关领域呈现初期投资规模大、资本回报周期长的特性,导致市场主体投资意愿不足,容易陷入市场有效供给匮乏的局面。

(四)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加强

安全保障是低空经济行稳致远的“生命线”。随着低空空域发展,以及无人机等飞行器逐渐推广,低空飞行的监管难度持续加大,同时无人机操作复杂、飞行器失控等情况也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对空中交通安全产生较大威胁。此外,低空飞行器的飞行路线、飞行高度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限制了低空经济的稳定发展。目前,我国部分监管领域仍存在较大空白,监管效率低下,亟需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以应对低空飞行中可能出现的挑战,保障飞行安全、有序与稳定。

二、低空经济发展的国际态势

(一)美国市场竞争型模式

美国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一是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美国加大监管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运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保障,同时发布《先进空中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AAIM)法案》《低空空域改革法案》等多项政策法规,实施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激励手段,显著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可持续发展[4]。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引领。美国加大在航空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布局航天工程、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等核心领域,充分发挥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的优势,整合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美国航空运输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其基础设施完备且通用航空飞行器规模庞大。根据相关统计,美国现有通用航空机场数量超过5000个,在册航空器数量稳定在20万架以上,飞行员数量突破80万人。四是推动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美国依据市场发展规律,着力满足农业植保、物流和军工等关键领域的低空应用需求,重点扶持WiskAero、JobyAviation,以及UberElevate等龙头企业加速推进无人机技术的研发进程,推动产业链条和应用场景实现多元化发展,为提升低空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效实施路径。

(二)英国开放市场型模式

英国在低空经济领域充分发挥开明政府作用,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政策优化,使低空经济逐步成为推动英国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一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英国重视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并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作为重点领域,聚焦农作物长势监测、建筑物外观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以及智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等领域。此外,英国交通运输部2024年发布的《未来飞行行动规划》,被定位为“英国新兴航空技术产业化的联合战略”。二是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建设。英国注重建设物流、国防、监控,以及医疗运输等领域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例如,运用无人机技术对伦敦市内的桥梁结构开展定期安全监测;在应急医疗领域应用无人机系统,提升紧急物资运输效率;参加国际交流与技术测试活动,促进无人机技术创新。三是完善低空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英国民航局发布的《空域现代化战略》,强调加大对航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实现空域现代化,同时整合新空域用户过渡到现有生态,并对无人机在检查、送货及应急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实施测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斯诺登尼亚航空航天中心,该中心正式启用永久性垂直起降机场,机场高度自动化,不仅能确保无人机安全着陆,还可实现灵活部署。

(三)德国社会市场型模式

德国基于雄厚的工业基础,通过市场牵引与社会需求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其航空工程技术与研发创新水平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具有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为低空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6]。一是政府积极推动。德国为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低空经济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了资金补贴投入力度。以柏林为例,政府与多家企业和运营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城市空中交通建设。二是拓展工业、物流等领域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德国通过加大低空投资力度、设计精准导航及飞行技术、优化无人机注册等措施,有力支持Lilium、Volocopte等企业开展低空产品研发,如载人飞行器、空中出租车等,有效激发了低空经济的市场潜能,助力其在全球低空经济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三是基础设施实力雄厚。作为世界工业4.0战略的先行者,德国在无人机技术研发与制造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在工业和物流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无人机设备在制造、工业检测与维护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德国无人机技术在医疗、应急救援等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典型代表是ERCSystem公司研发的医疗eVTOL飞行器Charlie,取得了德国空中救援部门认可,并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作者:王兴萌)




上一篇:焦作市篮球培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下一篇: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内经验及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