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中机院带领小组走访调研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鹤山工业城和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等产业园区, 几个园区在近年的发展中探索总结了很多新做法新经验, 对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很有学习借鉴价值。
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一角刘鹏供图
一、走访园区的基本情况
深汕特别合作区:合作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西部, 是广东省创新区域发展合作模式的重大探索, 是由深圳全面主导建设的飞地园区。合作区以“二带一轴一谷, 一中心四组团”为总体布局, 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合作区可开发面积145平方公里, 目前已经引进产业项目65个, 11个已经建成投产。
四会市精细化工工业园:该园区位于肇庆市东部, 是广东省十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承接园区之一, 主要发展以高分子合成树脂、环保涂料、高性能胶黏剂、油墨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区一期、二期共占地5000亩, 目前引进企业59家, 总投资约100亿元, 预计年产值约130亿元, 年创税7亿元, 目前有13家企业顺利投产。
鹤山工业城:该园区位于江门市东部, 是中欧 (江门) 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的核心区。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园区规划建设33平方公里, 首期建设7平方公里, 现有企业900多家, 目前产值38亿元, 税收1.2亿元。
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该园区位于汕尾市陆河县, 是深圳坪山和汕尾陆河两地协作的重要合作共建项目, 园区可建设用地24平方公里, 其中首期3.26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建材家居等产业。目前入园企业14家, 已建成投产企业3家。2017年, 园区总产值达43亿元, 创税1.5亿元。
二、珠三角产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实践证明,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 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我们必须坚定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倍加珍视不可多得、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苦干实干, 全力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一) 抢抓政策机遇, 推动园区借势跨越发展。
抢抓区域协作的战略机遇。区域协作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径, 产业园区协作是区域协作的重要抓手。陆河县借助深圳坪山区帮扶陆河县的重大历史机遇,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以协作平台为窗口成功引进比亚迪、华侨城等知名企业, 带动了产业园区跨越发展。深汕特别合作区借助深圳帮扶汕尾的机遇, 主动谋划建设飞地园区, 打造扶贫协作的5.0版本, 使海丰县四个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迎来大发展的机遇。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 广西各市县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应该主动谋划, 积极对接, 结合本地资源、市场特点, 以共建园区或飞地园区为平台, 吸引更多广东企业项目落户广西。
抢抓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发展机遇。受产业空间、劳动成本、资源环境等因素限制, 近年来深圳、广州、佛山等地有大批企业在向外梯度转移, 谋求扩大生产规模, 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广东省政府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珠三角企业向粤东西北等省内地区梯度转移和与各地进行产业共建, 肇庆、汕尾、河源等地通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园区建设, 得到了快速发展。建议深汕特别合作区各级政府进行专题研究加强政策引导, 主动吸引更多珠三角企业落户广西、投资广西。
抢抓化工企业必须入园发展的政策机遇。广东省近年来出台文件明确要求化工类企业必须入园, 大量化工企业面临搬迁、转产或关闭。据广东省安监、环保等部门不完全统计, 广东省内有1万多家精细化工企业, 目前省内专业化工园区可以容纳4000家左右, 除自然淘汰的企业外还有几千家化工企业需要向省外转移, 目前湖南株洲、江西赣州等地承接的比较多。建议深汕特别合作区把握发展机遇, 依托田东石化工业园区等化工园区载体, 主动对接引进珠三角地区有需求转移的优质精细化工类企业。
(二) 探索创新建设运营机制, 推动园区高效协调发展。
探索建立高效的园区管理机制。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机制对产业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在汕尾成立的飞地园区, 自2011年成立以来, 一直由深圳、汕尾两市共同管理, 但在征地、招商、管理等具体事项协调中一直存在很多问题, 最近, 广东省政府已经正式通过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方案, 合作区调整为由深圳全面主导, 成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 特别合作区的创新做法为飞地园区的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鹤山工业园位于鹤山市共和镇, 为了提升工业园区的管理效率, 鹤山市探索实行鹤山工业城管委会、共和镇人民政府合署办公,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实行园区和乡镇共建共管模式, 有效提升了土地整备、招商引资等工作效能。
探索引入政府-企业共建产业园区模式。为了解决园区建设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强、招商渠道狭窄等问题, 四会市政府引进捷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负责园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和运营, 并由公司为主体, 做好园区规划、水土保持、环评、风评、安评立项、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其中, 征地社保、林地报批、用地报批等相关费用和土地平整、园区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都由公司垫资建设, 并纳入园区可供出让的土地成本, 待园区土地分期分批挂牌出让后予以返还。基于该模式, 政府前期基本无需投入资金, 且公司开发建设园区规划理念先进、建设程序简便、决策效率较高, 化工基地实现了一年打基础, 三年出成效, 五年大发展的良好态势。引入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的模式值得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园区研究借鉴。
(三) 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 推动园区集聚抱团发展。
理清园区发展思路,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规划是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也是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组织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深入研究,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要把发展定位、产业布局理清楚, 把环保、安保的要求融进来, 把产城融合的理念体现在规划中。要严格执行规划, 保证招商质量, 从源头上把好关。要引领园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完善基础配套建设, 提升园区发展活力和品质。我们走访调研的几个园区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落户了很多新企业、新项目, 这得益于其坚持基础先行的发展策略。一是产业空间和标准厂房建设先行,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尽量多地整备出产业发展的储备用地, 根据产业规划高标准建设标准厂房, 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二是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提升园区发展活力。三是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先行, 提升园区发展品质。合理布局建设了研发中心、污水处理厂、保障性住房、消防站等配套设施, 为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四) 加强土地和环境监管, 推动园区集约绿色发展。
高度重视土地的集约开发利用。土地是地方产业发展最稀缺的资源, 也是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绝大多数园区发展都面临产业用地不足, 或者已经出让的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等问题。建议在园区开发中, 要高度重视制度设计, 从法律、市场等层面确保土地得到集约高效利用。一是签订严格的土地监管协议, 在进行土地招拍挂过程中, 要附上土地监管协议, 明确土地开发的投资强度、完成时限等要素, 没有按要求开发的项目要依法收回。二是探索实施招商引资保证金制度。为了有效提高招商履约率, 四会精细化工园区在招商引资签约时, 要求出让土地的项目缴纳30%的土地出让金定金, 有效提高了项目的履约率。三是合理设定供地规模, 目前珠三角各产业园区单个项目供地规模一般在2万~3万平方米 (30~40亩) 之间, 鼓励提高容积率和工业上楼。深汕特别合作区各地产业园区应参照珠三角地区经验, 根据具体项目合理评估用地规模, 努力实现集约使用土地。
充分发挥环保监管的倒逼效应。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 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的重要关切, 加强环保监管有利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如何加强环保监管?一是要严格规范做好环评等前期工作, 把好项目落地第一关。二是要进行严格的环保执法, 营造违法成本高, 守法成本低的发展环境, 让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三是要严控三废排放, 做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和严格的排放标准。
(五) 优化服务管理体系, 推动园区提质稳步发展。
加强政务服务, 提高工作效能。政府服务效能是地方发展的重要软环境, 对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四会精细化工园区积极探索一站式服务, 据统计, 企业落户项目准入需要盖10个公章, 全部由园区全权代办, 除环保和发改需要核定外, 其余都可以当天签发。鹤山工业园着力推进“两无两藏”, 即无门槛、无收费、藏富于民、藏富于企。提供客户经理一站式服务, 专属客户经理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服务, 制定项目落地及后续发展专属扶持政策对接方案, 专人全程办理立项、环评、节能减排、银行开户、报装水电、报建动工等落地前期手续, 办理全国首创、广东标杆、江门特色的九证合一企业营业执照, 在园区设有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 建立网上审批流程, 运用“互联网+”提供贴心服务。这些园区的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
注重党建引领, 创新园区管理。鹤山工业城通过打造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教育基地, 将两新组织党建与园区管理紧密结合, 经验做法值得借鉴。一是突出党建阵地建设, 建成鹤山工业城党群服务中心, 积极打造党建活动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形象展示平台、资源整合平台、暖企惠群平台等五大平台, 打造集学习培训、娱乐活动、生活互助于一体的服务党员、员工的平台。二是构建服务发展机制, 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非公企业制度, 定期帮助企业协调生产经营有关问题。三是着力实现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全覆盖, 提高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突出典型示范, 着力推动企业发展;突出政治教育, 着力增强自信;突出回报社会, 着力强化社会责任。四是抓好党建孵化平台, 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孵化方案, 明确年度孵化任务。(作者: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