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体现了“三农”问题在党的工作中地位之重。党将乡村振兴战略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阐述, 作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基本途径。本文调查小组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红宝村“阳光沐浴工程”进行实地调研得知, 该村以推进“阳光沐浴工程”作为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途径, 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营造清洁, 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开辟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这一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部署,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中央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 让人民群众感受了十分的幸福感、安全感。同时, 习近平同志也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提升人民的生存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途径就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行的“阳光沐浴工程”实现了对盐池、同心2个“老区”县和200个扶贫销号村全覆盖, 是一例以脱贫攻坚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来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典范, 本文调查对象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的红宝村, 它作为宁夏“阳光沐浴”工程的实施地区之一, 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
1 背景
“阳光沐浴工程”是一项普惠性的民生工程。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能源站站长贾向峰介绍, 每台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节约煤炭148公斤, 年均增收节支160元, 同时也可减排二氧化碳394公斤, 减排二氧化硫3.32公斤1。因而“阳光沐浴工程”除了保证工程质量外, 还要确保热水器安装后, 每个农户都能够真正的用起来。红宝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下辖的大战场镇的16个村落之一, 总人口9269人, 有低保户和特困户330户。在未安装太阳能之前, 红宝村的冬天充斥着烟煤味。自红宝村实现19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后, 村里的最大变化是空气得到净化, 换言之实现了红宝村生态环境的优化。
此外, 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不仅能让农户洗到热水澡, 而且未给农户增添额外的经济负担。自2015年起, 每年全区都有20万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自治区财政安排2亿元, 为每户农民补贴1000元, 农户只需自筹100-200元。由此看出“阳光沐浴”工程除了响应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还为脱贫扶贫工作做出不小的贡献。
2“阳光沐浴”工程实施的创新点及政策原理
2.1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精准扶贫脱贫的相关政策
十九大报告指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贫困人口和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脱贫的一大关键在于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切记空喊口号。习总书记提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为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 红宝村通过实施“阳光沐浴”工程使原本居民烧水起码得用好几斤的炭节省了, 尤其在冬季烧煤烧炭的高峰期没有给农户增添额外的经济负担。自治区财政安排2亿元, 为每户农民补贴1000元, 其目标就是尽快实现全区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户户通, 让全区近80万农户告别洗澡难的问题, 相关政府的做法体现了“精准扶贫到户”的政策要求, 其成效显著。
2.2 体察民生了解民意, 统筹推进工程项目的落实
据调查了解,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为保障“阳光沐浴”工程的顺利实施, 专门成立了农村阳光沐浴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细化落实任务, 建立了分工负责、协同配合的推进机制, 统筹安排每家每户沐浴设置安装、招标、监督等工作的开展。另外, 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 在第一次太阳能的发放过程中, 村委会表现出更为亲近民生的举动——将太阳能拉送至每户家庭。得到了农户们的支持, 在此同时, 各农户也帮助别的家庭拉送。对于第一次太阳能发放过程中有遗漏及未发放的, 在第二次发放中予以补发, 使得全村农户都能享用“阳光沐浴”工程计划中的太阳能。住户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大小不一的问题, 例如:有的家庭没有独立的洗浴间, 有的则是家里没有通上自来水以及等等问题, 最终也通过工作小组帮助予以解决。
太阳能在安装完成后, 由乡政府和村委会共同组成小组, 秉承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 针对农户们是否会使用以及安装后是否便利等具体问题进行展开访问, 体现了工作小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深入人民群众体察民生了解民意的工作路线。
2.3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加强培训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实施“阳光沐浴”工程时为监督工作投入高度重视, 具体到了每区, 每县, 每村, 每户。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 加强对政策落实、招标采购、工程实施管理的监管。有关的行政部门要不定期开展对沐浴设备的检查, 及时解决问题, 并每季度将反馈情况报告给自治区农村能源工作站。
同时,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对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技术体系的推广提供经费支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 为农村技术干部提供培训业务, 提高“阳光沐浴”工程维修技术水平, 以便及时解决设备安装后出现的各种问题;重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通过媒体报道、开展讲座等形式, 为“阳光沐浴”工程项目实施宣传造势, 从而带动群众参与支持工程实施的积极性, 为红宝村乃至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技术体系的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深化提供舆论支持。
2.4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实质是在贫困区实施精准扶贫的进程中, 高效利用区域生态资源, 注重生态安全,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大政方略, 要求被贯穿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中。红宝村各家各户太阳能的安装在改善民生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成果, 对于改善农村民生问题, 以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前文提到,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 年均可减排二氧化硫3.32公斤, 仅此一项, 全区每年累计可节约标煤2.96万吨。通过“阳光沐浴”工程, 红宝村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推进农村节能减排, 改善生态环境, 体现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要求。
新能源的引进为乡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三农问题, 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不可小觑的动力。宁夏红宝村成为了以新能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这一路径的领头羊。
3“阳光沐浴”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探究
3.1 前期调研不足, 设备安装与住户环境条件不兼容
在太阳能安装前, 相关部门未对村里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做详细调查, 使得太阳能热水器在安装的过程中遇到了与环境条件不兼容的困境。具体来说, 有的住户家设有专门的洗浴隔离间, 这种情况下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无困难, 而有的住户家里并未设独立的洗浴间, 这就使得太阳能热水器的常规安装无从下手。对于各农户家洗浴是否有隔间的情况相关部门并未做足够的调研核查, 最终导致了“阳光沐浴”太阳能热水器设备安装与住户条件的不兼容。
3.2 未充分了解住户实际需求, 太阳能的上报批示与实际发放数据出现偏差
在对红宝村住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情况的调研过程中发现, 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住户在“阳光沐浴”工程未实施之前就已经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但村委会并未对这部分住户进行统计, 使得村委会的上报数据与最终住户实际需求数据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最终造成太阳能热水器在发放的过程中呈现了设备时而足时而不足的现象。同时在热水器的发放过程中, 也存在部分农户因资金或觉得操作麻烦而不愿意安装热水器而有些农户想多安装一台的情况, 这是因村委会未充分了解住户需求而产生太阳能安装与用户观念不协调的问题。
3.3 未安排设备使用指导技术人员, 住户未掌握太阳能冷热水的转化
据调查得知, “阳光沐浴”工程太阳能热水器的发放以及安装过程经过3到4天的集中发放加上4-5天的集中安装即可结束。但由于工程实施之前红宝村住户们的洗漱大多使用汤壶等盛水容器, 所以即使在热水器安装完成后, 红宝村住户们的观念也没有及时转化。加上相关部门未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住户进行设备使用的培训, 村内一些中老年人不能很好地把控热水的度量, 住户们未完全掌握太阳能的使用, 所以住户们对“阳光沐浴”工程的参与热情还有待提高。
4 对“阳光沐浴”工程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4.1 认真落实前期调研工作, 结合住户环境提供对应的安装方案
在实践调研过程中, 要落实好各项预备工作, 清楚了解每一户家庭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需求情况, 明确每一户家庭所具备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条件。为防止发生前文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因安装条件不符合使得部分住户无法按时完成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的情况, 技术人员还得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若在安装时出现住户没有洗浴隔离间的情况, 或者已安装过热水器但住户不会使用等情况出现时, 能采取相应措施和提供相应设备及时解决问题, 以免拖慢“阳光沐浴”工程的实施进度。
4.2 切实转变农户思想观念, 踏实完成太阳能热水器安装
一项工程或政策是否能成功贯彻落实, 必定与受众思想观念密切相关。在红宝村实施“阳光沐浴”工程的过程中, 村委会应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精神, 在村内不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和培训活动, 尽可能改变部分住户不愿使用太阳能以及部分住户因不会使用而不愿安装太阳能的思想观念。从而为落实加快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村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以及更好的建设美丽宁夏提供思想后盾, 这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的贯彻落实也有巨大的积极影响。
4.3 可成立专门的“五人技术小组”, 指定负责装后咨询及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指出:“精准扶贫”要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2。“因地制宜”在这里是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 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对于红宝村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 可将“因地制宜”转换为“因户施策”, 针对不同的农户群体可实施不同的方案, 切实做到“因户施策”。例如, 对于部分老年住户及其他不会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住户进行集中的使用培训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召集村里会使用并且可以足够清晰讲出如何使用的农户成立互助小组, 帮助邻居和周围人学会使用热水器。最后, 负责工程的部门可以五人为单位派技术人员成立专门“五人技术小组”, 专门负责装后咨询及服务。“五人技术小组”和村民互助小组相辅相成, 笔者相信能更好地发挥“阳光沐浴”工程的“惠民”作用。此外, 相关负责部门应始终遵循“因户施策”的思想, 做到太阳能工程调研、发放、安装以及使用的“四统一”。
5 结语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的红宝村响应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的号召, 同时结合“五位一体”战略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阳光沐浴”工程, 为村内节能减排, 生态改善, 脱贫扶贫及住户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都带来了积极影响。对于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因调研不足、需求与供应产生偏差等问题, 笔者从技术支持、思想转变、因户施策等角度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希望能为红宝村乃至宁夏其他工程实施地区提供理论层面的帮助, 愿最终红宝村能在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能真正地沐浴阳光。(作者:方靖雯 丁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