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的基本意蕴探析

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的基本意蕴探析

       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 传 统 医 药 产 业 合 作 具 有 理 论 依 据和现实基础, 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的基本意蕴是顺应时代发展与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 对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 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 亚 传 统 医 药 产 业 合 作 是 时代发展的需要

1.1 有利于满 足 人 类“ 以 人 为 本” “ 回 归 自 然” 和“ 预 防保健” 的需求


         当今世界, 人类的理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下 人 类 的 发 展 理 念 主 要 体 现 在 以 人为本和回归自然方面; 二 是 国 际 医 学 发 展 理 念 开 始 逐 渐 由治疗疾病转向崇尚天然 和 保 健 预 防 方 面; 三 是 医 学 模 式 开始由单一生物医学模式 变 成 生 物- 心 理- 社 会 医 学 模 式,替代医学转向传统医药学[ 1]。而传统医药在预防保健方面的效果和优势更 为 突 出, 有 更 为 广 阔 的 发 展 前 景。传 统 医药以天然药物为 主, 毒 副 作 用 较 小, 医 疗 成 本 低, 可 靠 便 捷的优势不但适应了人类以人为本、 回归自然的治疗理念, 而且符合国际医疗 发 展 的 新 需 求。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 亚 各 国在天然药物资源及特色民族传统医药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因此传统医药在世 界 范 围 内 的 关 注 度 和 影 响 力 与 日俱增。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将传统医学纳入各国医疗保健体系的倡议。因此, 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正是顺应世界医药发展新要求的产物,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合作潜力。

1.2 有助于实现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目标

      “ 一带一路” 战略是中国主动参与全球与区域治理的具有标志性的上层设计。其战略目标包括经济目标— ——互利共赢、 多元平 衡; 外 交 目 标— ——增 强 中 国 软 实 力 和 巧 实 力;文化目标— ——充分展 示 中 华 文 化 的 独 特 魅 力, 传 播 中 国 价值观等。简言之, “ 一 带 一 路” 战 略 的 构 想 理 念 就 是 经 济 融合与文化包容。南亚、 东 南 亚 不 少 国 家 处 于“ 一 带 一 路” 沿线, 各自不仅拥有丰富的传统医药资源, 而且还有传统医药和中 医 药 的 使 用 历 史, 同 时 又 重 视 传 统 医 药 的 保 健 功 能。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正是以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为开 端, 逐 渐 深 入 到 产 业 合 作 方 面。这 正 符 合“ 一带一路” 战略经济融合与文化包容的构想理念。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 业 合 作 在 各 方 努 力 下 能 够 在 产 业投资、 传统医药合作、 传统医药产品贸易、 人文交流、 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等方面取得 重 大 成 效, 这 对 实 现 互 利 共 赢 与 多元平衡的经济目 标 大 有 裨 益。中 医 药 产 业 是 朝 阳 产 业, 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使传统医药 得 到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国 家, 具 有 完 整的中医药理论体 系、 丰 富 的 天 然 中 药 资 源、 疗 效 可 靠 安 全,这些是我国传统医药产业国际化的巨大优势。这些优势使得中国与南亚、 东 南 亚 传 统 医 药 产 业 的 合 作 成 为 可 能。通过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 统 医 药 产 业 合 作 可 促 进 实 现 中 国软实力与巧实力的外交目标。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其中蕴含着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 是几千年来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通 过 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 亚 传 统 医 药 产 业的合作可充分展示中华 医 学 文 化 的 巨 大 魅 力, 传 播 中 医 药价值理念。传统医药产业合作是中医药产业国际化的必经环节, 这对实现“ 一带一路” 战 略 的 文 化 目 标 具 有 重 要 的 促进作用。

 1.3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目前开始由体制性的宏观框架协议转向微观具体的合作意向。中国与南亚成立的中印孟缅论 坛 已 经 开 始 向 务 实 方 向 扎 实 发 展;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 稳 定 进 行, 大 湄 公 河 次 区 域 合 作 领域开始由贸易领域向资源合作开发、 人员培训、 产业发展等方向纵深发 展[ 2]。同 时 立 足 于“ 一 带 一 路” 的 发 展 机 遇, 中国与南亚、 东南 亚 传 统 医 药 产 业 合 作 正 是 顺 势 而 谋。目 前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基本具备, 当下亟需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各方力量积极参与进来, 形成合力方能实现。因此对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的情 况 进 行 全 面 科 学 地 分 析, 有 利 于 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1.4 有利于在共同增长中实现共同繁荣

      我国西南地区与周边接壤国家目前处于发展比较落后的状态, 积贫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一地区又是全球公 认 的 丰 富 资 源 聚 集 区, 这 其 中 就 包括丰富的传统医药资源。中医药凭借自身的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已经成为 新 世 纪 的 经 济 增 长 点。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涉及越南、 老挝、 缅甸等一些与我国接壤的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 这些国家对于引进外资、 利用外国技术发展本民 族 工 业 的 热 情 比 较 高。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亚传统医药产业通过合 作, 双 方 可 以 建 立 传 统 医 药 产 业 园区、 产业基地、 传统 医 药 资 源 开 发 和 产 业 升 级, 延 伸 传 统 医药产业的产业链条, 提高传统医药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区域人民的收入水平, 在传统医药产业合作中实现共同增长、 摆脱贫困、 共同繁荣。

2 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 亚 传 统 医 药 产 业 合 作 是 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有利于彰显中医药产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始终不间断地发展传统医药的国家。通过中国与 南 亚、 东 南 亚 传 统 医 药 产 业 合 作 可 以 凸显中医药产业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中医药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具 有 较 为 完 备 系 统 的 中 医 药 理 论 体 系。传 统医药在世界医药发展史 上 无 处 不 在, 基 本 上 每 一 个 国 家 都有各具特点的传统医药, 但最终被世界公认的是以中国、 埃及、 罗马和印度为主的四大传统医学体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其他三大传统医学体系基本消亡, 只有中医药学体系经久不衰, 成为世界 上 现 存 的 具 有 完 备 理 论 体 系 的 传统医学。中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立的医学体系, 这为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提供科学的 医 学 理 论 基 础 和 支 撑。二 是 具 有 饱 满 的 群 众 基础。中医药是中华 民 族 经 过 几 千 年 的 发 展 历 程, 在 生 产 与生活中与疾病做斗争而创造出的药食同源、 疗效安全、 成本低、 副作用小的各种配方、 验方、 秘方等。中医药的优势 现今已经得到了 国 际 社 会 的 认 可 和 接 受, 中 医 药 现 已 在 1 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传 播。而 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 亚 国 家 具 有 亲近的地缘、 民族和 文 化 关 系, 进 而 形 成 了 相 近 的 用 药 习 惯,因此对中 医 药 更 加 地 认 可 和 接 受。三 是 天 然 药 物 资 源 优势。资源性要素流动弹性基本为零的特点使得资源性产业具有天生的优越性— ——独占性和排他性[ 3]。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中国具有丰富且天然的药物资源。中国天然药物资源种类多、 储藏量大、 质量上乘,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目前有中药资源1 2800余种, 其中药用植物1 1140余种, 药用动物15 80余种, 药用矿物8 0余种[ 4], 这使得中国成为天然药物资源王国。四 是 中 医 药 产 业 初 具 规 模, 具 有 广 阔 的 市场础上, 形 成 了 运 用 先 进 技 术 和 管 理 方 式 的 高 新 技 术 产 业。目前中医药产业在国家 主 导 下, 根 据 市 场 对 中 医 药 产 品 的需求, 通过对中医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范运营, 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截止到2 015年, 我国中医药产业产值达1万亿元。全国已有中医药经营企业1万多个, 中医药生产企业1千余家, 正规药材专业市场1 7个,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余亩, 中药产品4 3种、 5000余品种[ 5]。目前中医药在1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一些国 家 把 中 医 药 纳 入 到 医 疗 保 健 体 系之中, 泰国和新加坡确立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 一些国家增设了专业中医医院和管 理 部 门, 很 多 国 家 的 人 们 开 始 接 受并认可中医药。中医药产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中医药生产、 人才、 规范科学管理、 中医药产品质量、 中医药创新体系和中医药知识产权等方面。

2.2 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

      随着全球经济 一 体 化 的 发 展, 中 医 药 产 业 面 临 着 机 遇与挑战并存的状 况。自 主 创 新 能 力 后 劲 不 足、 产 业 结 构 调整及优化升级困难、 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等因素,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 合 作 有 利 于 中 国 积 极 主 动 地 建 构中医药自主创新机制, 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 使中医药通过创新驱动对中医药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目前中医药产业要实现快速健 康 地 调 整 与 升 级, 需 要 从 国 家 利 益出发进行战略部 署、 精 细 运 筹 和 政 策 引 导。应 主 要 从 国 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性 支 持 与 资 金 投 入, 创 新 中 医 药 经 典品牌及品种, 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 建立中医药产业技术保护体系, 建设专门的中医药研究基地,中药制药过程科学控制 质 量 等 诸 多 方 面 着 手, 以 促 进 中 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

2.3 有利于实现传统医药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中国与南亚、 东南亚国家是近邻, 具有人文 相 通、 地 缘相近、 疾病谱相似 的 特 点, 在 很 早 以 前 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 亚在传统医药方面就有相 互 往 来 与 交 流, 因 此 实 现 中 国 与 南亚、 东南亚传统医药产业合作是各方共识。近年来, 由于资源过 度 开 发, 我 国 一 些 药 用 资 源 面 临 着 枯 竭 的 尴 尬 局 面。而南亚、 东南亚国家有着丰富的药用资源, 不仅产量大且品种多, 但这些国家和地区 在 传 统 医 药 科 技 的 推 广 与 应 用 方面较中国尚显薄 弱。因 此 中 国 与 南 亚、 东 南 亚 传 统 医 药 产业合作有利于实现传统医药技术和资源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上一篇:中机院对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下一篇:关于中机院对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