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中央预算内投资 > 中央预算内投资资讯

污染治理和节能降碳专项申报全流程拆解,这5大关键直接决定成功率!

来源:原创  时间:2025-10-14  点击:106
​企业想拿中央预算内无偿补助,却卡在 “政策摸不准、材料通不过、流程走弯路”?申报中央资金,要求高、竞争超激烈,稍有疏忽就可能错失千万资金! 作为深耕政策资金申报的专业第三方,我们结合国家发改委核心政策文件,梳理出从项目储备到获批管理的全流程关键要点,帮企业精准踩中申报 “得分点”,提高拿钱概率!

企业想拿中央预算内无偿补助,却卡在 “政策摸不准、材料通不过、流程走弯路”?申报中央资金,要求高、竞争超激烈,稍有疏忽就可能错失千万资金!


作为深耕政策资金申报的专业第三方,我们结合国家发改委核心政策文件,梳理出从项目储备到获批管理的全流程关键要点,帮企业精准踩中申报 “得分点”,提高拿钱概率!


一、先锚定政策:找准 “钱往哪流” 的核心依据

申报的第一步,绝不是盲目写材料,而是先吃透国家 “游戏规则”—— 方向错了,再努力也白费!

1. 核心政策文件(必须逐字研究)

所有申报工作都要围绕两个 “纲领性文件” 展开,再结合每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申报指南》(具体要求以当年最新版为准):

《污染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2. 明确支持范围(对号入座才有效)

中央资金只投 “符合国家导向” 的项目,企业要先确认自己是否在以下范围内:

污染治理类: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水污染治理及节水项目

节能减碳类: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项目、煤炭消费清洁替代项目、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低碳零碳负碳示范项目、碳达峰碳中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二、再卡项目硬指标:这 4 点是 “入场券”,缺一不可

项目本身是否 “成熟合规”,是评审的第一道门槛,属于 “一票否决” 项的要重点盯!

1. 前期手续必须 “全且新”

所有审批文件一个不能少,且备案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项目 “过时”):

项目核准 / 备案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节能审查意见(节能减碳项目重中之重);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明;

涉及危化品的项目需提供安全评价批复;

在建项目需补充施工许可证。


2. 项目阶段 “不早不晚” 最优选

中央资金不支持已完工项目!最佳阶段是:

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完成前期手续,具备开工条件);

在建项目(建设进度≤50%,仍有资金需求空间)。


3. 资金拼盘 “必须落地”

中央补助是 “帮衬” 不是 “全包”,企业需证明总投资已落实:

提供自有资金证明(如银行存款证明、股东出资承诺);

提供银行贷款承诺函(已对接好金融机构,贷款额度明确)。


4. 绩效目标 “可量化、可考核”

评审不看 “空话”,必须写清具体指标,比如:

每年节约标准煤 XX 吨;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XX 吨;

污水日处理能力提升 XX 万吨。


三、材料 & 流程避坑:这 3 步最关键

材料是评审专家了解项目的唯一窗口,流程错了直接 “出局”,必须精细化操作!

1. 资金申请报告 “字字值千金”

报告要突出 “亮点” 和 “可信度”,核心内容不能漏:

技术先进性:说明用了什么创新技术、工艺,附专利证书、技术鉴定报告等证明;

投资合理性:投资估算科学(不能虚高),设备清单详细到 “名称、规格、数量、单价”;

建设进度清晰:明确开工时间、竣工时间,分阶段列出建设任务。


2. 附件 “一致性” 是隐藏得分点

所有证明文件必须满足:

齐全有效(复印件加盖公章,关键页清晰);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名称完全一致。


3. 先入库!“非储不报” 

国家实行 “项目库管理”,未入库项目原则上不安排资金:

必须先纳入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

多数省份要求 “应储尽储、非储不报”,提前完成入库才能参与申报。


4. 按时提交 + 主动跟进

盯紧省级发改委(环资处)、生态环境部门的正式通知,在截止日期前完成 “线上系统提交 + 线下纸质发文”;

申报后主动对接主管部门,及时回应质询、补充材料(避免因信息滞后被淘汰)。


四、成功率提升 3 个锦囊:专业人做专业事,少走弯路

“资金等项目” 而非 “项目等资金”:不要等申报通知下来才准备!提前 3-6 个月储备项目、完善手续,抢占先机;

主动对接主管部门:提前和市、省级发改委相关处室沟通,确认项目方向是否符合政策导向,避免 “闭门造车”;

借力专业机构:若缺乏申报经验,找有资质、有成功案例的第三方(比如我们)编写材料 —— 专业团队更懂评审逻辑,能帮项目 “加分”。


五、获批不是结束:这步没做好,资金可能被收回

项目入选后,还要应对 “事中事后监管”:

按要求做好绩效监控(定期上报建设进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中央资金分批次下达,需配合财政部、省级主管部门的现场督查;

若未按计划推进项目、未实现绩效目标,可能被收回补助资金。

想拿中央无偿补助,“提前规划 + 专业操作” 是关键!如果您的企业在污染治理、节能减碳领域有项目,却不清楚如何对标政策、编写材料,欢迎私信咨询 —— 我们帮您从项目储备到获批管理 “全流程护航”,提高资金申报成功率!


上一篇:关于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25〕1228号)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