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与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关于做好 2026 年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计财便函【2025】330 号)》要求,紧紧聚焦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核心任务,强化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保障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特制定本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要求
本项目旨在建设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中心,构建全国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核心平台。中心需全面承担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组织实施与落地执行,聚焦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征、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重大水生动物疫病,以及新发突发疫病,开展常态化、精准化监测与检测工作。
同时,中心需系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厘清疫病传播途径、流行规律及风险因素,建立疫病预警预报机制;针对突发水生动物疫情,提供快速诊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与实操指导,提升疫情应急响应能力;开展水生动物疫病诊断技术的验证、评价与标准化推广,推动诊断技术规范化应用;推进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防控产品的研发、中试与成果转化,填补关键防控技术短板。
实验室建设需严格遵循生物安全二级(P2)实验室规范标准,从建筑布局、通风系统、废水废气处理、生物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全面达标,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配备专业的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确保实验活动安全有序开展,防范生物安全风险。

二、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符合 P2 生物安全标准的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及流行病学中心实验室,科学划分样品接收区、前处理区、检测分析区、病毒分离区、细胞培养区、疫苗研发区等功能区域,保障实验流程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对现有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优化办公、科研协作、数据处理、档案存储等配套空间,完善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满足中心日常运营与科研工作需求。
(二)核心设备配置
检测分析类设备:购置高精度病毒分离培养设备、规模化细胞培养系统、组织病理切片与观察设备(如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包括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基因测序仪、核酸提取工作站)等,提升疫病精准检测与溯源能力。
研发创新类设备:配置疫苗研制专用实验设备(如生物反应器、纯化系统、冻干机)、抗原抗体检测设备、免疫分析系统等,支撑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的研发实验。
配套支撑类设备:安装标准化水族养殖系统,实现实验用水生动物的可控养殖与疫病感染模型构建;配备高精度水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水温、pH 值、溶解氧等关键水质指标,保障实验环境稳定;补充样品低温储存设备、冷链运输设备、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完善全流程配套保障。
三、储备条件
本项目申报主体限定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该单位需已列入《全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规划(2017—2025)》规划布局,且此前尚未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实施本项目。申报单位需具备扎实的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检测及技术推广基础,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团队、完善的管理体系,能够保障项目建成后快速发挥国家级技术支撑作用,高效完成各项既定任务。
四、中央投资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额度不超过 2.44 亿元,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投资将专项用于实验室及业务用房的新建与改扩建工程、核心设备购置与安装调试、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相关支出,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高效利用,全面保障项目建设质量与进度。
中机院作为专业的项目申报服务机构,已深度研读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政策要求,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经验。我们可为申报单位提供全流程专业服务,涵盖项目前期谋划、技术方案优化、高标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申报材料整合完善等环节,全方位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与入库成功率,为申报单位争取中央预算资金支持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