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中央预算内投资 > 中央预算内投资百科

国家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项目储备申报中央预算资金指南

来源:原创  时间:2025-11-19  点击:25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关于做好 2026 年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计财便函【2025】330 号)》要求,聚焦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植物保护方向核心任务,特制定本申报指南。

         为落实《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关于做好 2026 年农业建设项目储备工作的通知(农计财便函【2025】330 号)》要求,聚焦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植物保护方向核心任务,特制定本申报指南。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指南以 “联点成网”“互联网 +” 为导向,锚定重点区域优化监测网络布局,明确田间监测站点建设标准、智能化设施配置及实施主体要求,规范中央预算资金支持规模与投向。旨在通过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全面强化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筑牢农业防灾减灾防线。中机院将凭借政策解读与项目申报全流程服务优势,助力相关单位高效筹备申报工作,提升项目入库成功率。具体申报要求如下:

国家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项目储备申报中央预算资金指南

         1.建设要求。按照“联点成网”“互联网+”的总体要求,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源头区和迁飞流行过渡带、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粮食作物主产区和特色作物优势产区为重点,完善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网络体系,提升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能力。田间监测站点按丘陵地区每3万—5万亩、平原地区每5万—10万亩建设1个监测点的标准,新建或改建一批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植物疫情扩散前沿区、国家级制种基地、边境地区和进口植物产品集散地等区域加密布设)。每县建设监测点数量原则上不少于4个、不超过10个。

  2.建设内容。(1)国家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站点,重点加强田间自动化、智能化监测站点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建设,因地制宜配套智能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流行性和检疫性病害预报器、鼠害物联网智能监测仪、远程实时监测设备、移动式(穿戴式)智能调查仪,重大植物疫情移动监测平台(主要配套高清图像采集、实时通讯传输、快速检测鉴定仪器设备,空中侦察、地面巡查、转运车等辅助装备),以及数据传输和信息分析等所需设施设备。(2)国家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预警指挥中心,重点加强预警指挥中心场所建设,升级改造植保植检信息平台。

  3.储备条件。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站项目由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植保植检机构选择技术力量较强的县区组织实施。参与建设的县区应在申报前落实建设地点并经当地相关部门同意。国家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预警指挥中心项目由部直属单位承担。

  4.中央投资规模。国家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监测站点在病虫害发生重点县建设,项目打捆申报,每个项目总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其中单个县总投资不超过600万元,中央投资东、中、西部、东北地区分别不超过总投资的70%、80%、90%、90%。部直属单位、科研单位有关项目全部为中央投资。


         中机院可提供专业的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申报全流程服务。我们深度学习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能够协助地方政府与企业,从项目前期谋划、精准定位、方案编制,到完成高标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申报材料,全面提升项目竞争力与入库成功率,为争取资金支持提供坚实保障。




上一篇:农业面源污染要突出区域性系统治理
下一篇:迁飞性害虫雷达监测站建设项目储备申报中央预算资金指南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