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已经将资源与环境问题摆在了保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地位。大力发展以高效装配式为主的建筑工业化,结合绿色建造需求,是对我国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既符合绿色节能理念,又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015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指出“计划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 筑 的50%以 上”,按 不 同 类 型 建 筑 造 价中位数为基准,依据《装配式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版),装配式工程 造价取2231元/m2,预 计 到2025年我国装配式行业规模将达到1417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到19.6%,不 难 看 出,未 来 我 国 装 配 式工程必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下一个风口,迎来更大的市场和前景。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格局下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还应该从以下几点加大发展力度和投入。
1、进一步推动形成成熟的技术标准体系、通用体系。一是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上,纵向上大力开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整体规划和建设,同时加大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先进经验和理论的消化吸收,实现同一价值目标,保证专业化、集约化、模块化、标准化的跨越式发展。横向上,倡导设计-研发-生产-施工-安装-运营等各环节企业的联合开展技术集成攻关,并从技术先进性、市场需求度、安全质量效益等多维度总结固化一批企业标准,为进一步促进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的建设 提 供 储 备。二 是 在 建 筑 工 业 化技术发展趋势上,首先从住宅产业化关键结构体系、定型构件及连接技术体系入手,进一步加大预应力技术体系的研发创新、投入力度,如预制预应力框架结构、预应力剪力墙结构等,同时加快部品构配件的社会化通用化推广,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绿色高效角度出发,尽快推动形成便于实施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成套工艺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高效、经济、安全发展。
2、进一步推动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筑工业化是一个涵盖设计-建造-安装-施工-管理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方方面面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技术要求,因此,从现代企业集约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亟需形成一支专业化、协作化的建筑工业化工程总承包队伍。以中交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为例,通过以股权合作的新模式,联合中交公规院、北京市政集团、北京首发集团等强势资源,加快推动以 EPC模式为主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更加便于从研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配、运营管理等环节实现一体化、集约化的现代企业运用管理模式,进而充分地发挥出企业在各个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促动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推进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建设。从产业链发展建设上,应借助产业联盟、示范基地、产业园等产业链平台的搭建,整合建筑设计、生产制作、运输配送、施工安装、验收运营等全生命期、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源并快速转化,加快形成涵盖公路、市政、建筑装配式领域以及超大直径盾构预制管片等装配式产品,同时进一步加快建设各个环节的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通过工业化模式的运作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节约、降低建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见图3。
图3 研发、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的装配式产品
4、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现代化组织管理的建筑工业化建设体系,工作方式上基本实现了五化一体,即建筑设计模数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主体结构装修一体化、管理过程信息化。在新发展格局下,智慧建造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尤其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雷神山、火神山的快速建成,通过全面引入 BIM、云 服 务、远 程 监 控、物 联 网 等 信 息 化 技术,完成了海量数据在云端的无缝传递,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完成进度、质量和效益。
基于此,在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应该进一步推动建立以BIM 模型为基础,借助虚拟建造、质量追踪、物联网、云服务、远程监控、3D打印及扫描等数字化手段,通过集成研发智慧工厂总体管理系统,打造生产全流程可管控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人员在线、设备在线、材料在线、质量在线、安全在线、进度在线、生产在线,这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见图4。
图4 预制构件制造信息管理系统示意
5、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2020年12月,住建部印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根据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特点,在2025年基本建成贴合实际、实用有效的用工方式体系,实现建筑工人的公司化、专 业 化 管 理,至 少 培养一支人数在10000万 人 以 上 的 中 级 以 上 建 筑 工人队伍。到2035年,形 成 一 支 秉 承 劳 模 精 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知识型、技 能 型、创 新 型 建 筑工人大军。
不难看出,未来发展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在开展产业基地、创新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深入与地方政府、建筑工人输出重点区域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加快推动新时代建筑工人培育积极性,通过自主培育、高薪吸纳、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途径,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核心技能人才队伍,切实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第二大经济体,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 m2,消耗了全世界约40%的水和砂等资源,同时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要想实现建筑行业的“安全、绿色、高效、经济、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大力推动建筑工业化、装配化发展已经责无旁贷地成为最关键、最有效的路径。加之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相信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装配式产业必将融入时代大潮,发挥集研发、设计和集成的先天优势,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和过程阶段延伸,围绕这一创新趋势,装配式产业必将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以装配式建筑为主、公路市政等领域预制构件同步发展的装配式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工业化正在向“规 划 咨 询-设 计 研 发-生 产 安 装-施 工 装修-运营管理”五位一体的系统化和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这既是解决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效 益、高 效、绿 色、高质量等一系列瓶颈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全面推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对我国建筑工业化未来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以预见,推动建筑业工业化、装配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同时在企业实际实践中,应注重同数字化发展的融入和创新,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和过程阶段延伸。(作者:都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