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到2025年底,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左右,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左右,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明显提高,高潜力数字新兴企业加快成长,高水平数字消费能级不断跃升,若干高价值数字产业新赛道布局基本形成,国际数字之都形成基本框架体系。
二、布局4大领域新赛道
围绕数字新产业、数据新要素、数字新基建、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加强数据、技术、企业、空间载体等关键要素协同联动,加快进行数字经济发展布局。
1、拓展数字新产业(6个子赛道)
数字健康:重点聚焦制药、精准治疗、智慧康养等领域。
智能制造:推广柔性化制造,布局自主无人制造,打造智慧供应链,培育汽车、装备、电子、钢铁、石化、都市型工业等优势产业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低碳能源:探索“能源云”新模式,发展“虚拟电厂”产业链条。推动建设绿色数据中心。
数字零售:鼓励内容电商、拼团电商、体验经济等多样化社交电商平台发展。
数字金融:有序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发展可信交易和数字凭证。
智能城市:发展数字孪生城市新形态,打造城市管理智能体,发展数字化社区服务新业态。
2、培育数据新要素(5个子赛道)
数据产品与服务:培育数据处理与服务产业;完善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体系,健全数据要素产业生态
数字内容:加快打造积极向上的数字IP(知识产权)生态;支持基于新交互体验的UGC(用户创造内容)等新模式。
数字贸易:大力发展云服务、数字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等数字贸易;推动建设临港数字贸易枢纽港示范区;探索数字贸易领域相关制度创新。
数字设计:着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设计;实现数字设计驱动产业创新;打造全球数字设计城市典范。
数字安全:深化多方安全计算、联邦计算等技术研发应用;引导密码算法、专用芯片等关键产品突破。
3、提升数字新基建(5个子赛道)
软件与算法:鼓励“使用者即开发者”模式,加快基础软件国产化,推动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化。
云原生与智能计算:大力发展云原生产业,加快发展以算法为核心、算力为基础、数据为驱动的智能计算产业,推动云服务迭代升级。
新一代网络:超前布局Web3.0等新一代网络形态,强化6G等前瞻研发和部署,打造空天一体的卫星互联网,探索天地一体化商业运营新模式。
区块链: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发展生态。
元宇宙:加快研究部署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平台,发展扩展现实、智能人机交互、虚拟数字人等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加快虚拟现实生态布局。
4、打造智能新终端(6个子赛道)
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芯片、车载操作系统和V2X(车用无线通信技术)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培育一批智能网联整车生产及电子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
智能穿戴产品:重点发展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盔等主流产品,支持发展工业仿真终端、智能配饰、智能眼镜、智能服装等未来新型产品。
智能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陪伴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提升服务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
智能商业终端:加快发展自助点餐、自助交易、自助宾馆入住等商业人工智能终端设备,鼓励智能售货机、智能饮料机、智能回收站等发展。
智能家居设备:发展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智能家居终端,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家居产品深度融合应用。
智能医疗设备:大力开发展中高端智能体外诊断设备,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新型成像技术及辅助诊断算法技术的医学影像设备。推动康复护理终端创新。
三、壮大数字新企业
1、加快培育标杆性领军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数据技术产品与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数商”龙头企业。
加大力度认定一批数字经济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总部。
鼓励外资企业在沪设立数字经济功能型总部、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
支持国有资本组建专门运营数据产业的实体企业。
2、完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探索建设产业大数据新型基础设施,建立面向企业的数据双向开放赋能平台。
培育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
四、建设数字新载体
1.中环数字产业创新带:以静安市北、杨浦创智、普陀桃浦智创城-海纳小镇、长宁虹桥智谷、漕河泾、张江在线-人工智能岛、金桥5G生态园等一批围绕中环的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争取拓展百万平米产业空间新载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数字经济服务业创新带。
2.五个新城:
以“一城一园”为特色,重点发展嘉定新城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和精准医疗产业、青浦新城新一代通信和软件产业、松江新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产业、奉贤新城数字健康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南汇新城集成电路和智能计算产业,打造万亿级数字终端产品和器件、材料制造基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制造业集群。
3.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工程和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为依托,以协同打造一流新型基础设施为引领,围绕水乡客厅、西岑科创中心等重点片区和特色园区,培育发展智能计算、未来网络、虚拟现实、数字能源等产业,研究建设上海数据交易所长三角专区,探索开展跨区域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应用和数据合作,推动区域数字一体化发展。
五、建设10大支撑工程
在新型网络、智能计算、工业软件、区域链、数据要素市场、数字医疗、智能制造、低碳能源、数字城市、智能出行等10个重点领域,推进建设重大新赛道支撑工程,为数字经济相关新业态模式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六、实施8项保障措施
1、强化统筹推进
2、完善赛道机制
3、加强技术创新
4、加强专项扶持
5、强化市场引导
6、创新金融支持
7、加快人才培养
8、完善数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