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五大发展理念”被提出。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在发布会上,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商务部的统计,目前为止中外双边园区全国有8个,推动过程中进展状况最好的中德生态园在列。
2010年7月16日,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双方确定“支持在中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合作建立中德生态园”。园区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产业、绿化、商住规划比例分别为45%、30%和25%,非常典型的产城融合、产业支撑的园区,避免出现鬼城、空城现象。规划之初园区专门对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和人口进行了测算预测。
据了解,中德生态园作为目前中德两国政府间唯一的合作园区,自建园之初就明确了“生态、智慧改善生活,开放、融合提升品质”的发展理念和“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发展愿景,前瞻落实了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国家新型城镇化和第四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度契合。
“中德生态园就是要做国家园区转型升级的示范,探索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子。”该负责人介绍,全国有200多家国家级园区,它们对国家经济贡献很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良方”。
该负责人说,中德生态园的发展远景有三个方面: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
结合德国的发展情况分析,目前我国整个城市发展、园区发展存在普遍问题就是城乡分离,中德生态园在其中也努力解决这一点。另外对相关的企业排放、循环利用等方面也严格要求,对非工业企业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提倡高能效。“提倡高效能不是不耗能,而是能效提高。德国万元GDP能耗是0.21,全国是0.8左右,是人家的四倍。”
那园区的经验有没有推广的可行性呢?该负责人以被动房为例,“这次国务院文件中第一次提到被动房。我们为什么花很大的气力推进被动房项目,就是因为建筑能耗占国家总能耗的30%,比例非常大。”他说,被动式建筑不用集中供热,从源头上解决了化石能源的消耗问题,建筑节能率达到92%,而现在一般的存量房屋节能率一般为30%~50%,绿建三星是65%左右,差别非常大。目前的这些积极探索,会对未来房屋节能有很大益处。
“我们的任务就是做示范,项目做到可推广性,被动房的增量成本一平方米不会超过1000元,增量成本用户会在10年之内回收,所以具备可推广性;另一方面要做精细,在园区内的每个楼之间的宽度、高度、间距都是计算出来的,这是规划设计的问题,通过科学管理以及产业升级,成本会控制下来。”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