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目标
在创新政策的支持下,充分挖掘牡丹作为食品新原料和文旅新主题的应用价值,在推进“菏泽市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到2022年,实现菏泽牡丹产业“12345”发展战略目标,努力把菏泽建设成“世界牡丹之都”。
力争到2022年,培育20家牡丹产业龙头企业,建设20个牡丹园林综合体,建设牡丹国际商品大市场 (牡丹苗木、牡丹花卉和牡丹商品),打造牡丹“种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集群,带动全市牡丹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鼓励农户和企业到外地发展牡丹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使全市牡丹籽年综合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年产牡丹反季节栽培和芍药切花总量达到4000万盆(支)以上,培育和引进各类牡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家以上,开发牡丹产品累计达到500种以上,形成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的牡丹产业,进而实现牡丹产业“12345”发展战略目标,促进牡丹产业成为区域特色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持续高效、环境和谐友好、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兴支柱型产业,把菏泽建设成“世界牡丹之都”。
“12345”发展战略目标中,“1”即全面完成菏泽市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2”即培育20家龙头企业;建设20座牡丹园林综合体。“3”即建设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牡丹国际商品大市场和牡丹籽选育与收储中心等三个核心服务平台;“4”即打造牡丹“种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集群;“5”即培育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的牡丹产业。
二、阶段任务
分三阶段实施,即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升级发展阶段。
(一)夯实基础阶段
实施期限:2018年 11月—2020年12月。
主要任务:
1.完成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实验室与选育基地)、牡丹人才培训基地、产业投资发展公司、文旅产业发展公司、产业基金、产业发展顾问委员会和区域招商合作办公室的组建。
2.完成种苗繁育基地、国家牡丹种质资源菏泽库建设、牡丹商品国际大市场、牡丹国际电商物流基地、牡丹籽收储中心、牡丹大数据中心、七里河国家牡丹湿地公园、牡丹小镇、牡丹休闲购物美食步行街、牡丹游客服务中心、中国牡丹博物馆、国际国花博览园、菏泽尧舜牡丹工业旅游区、牡丹农庄、牡丹“双创”基地、创新资本中心等重要承载设施的建设。
3.完成10家龙头企业的培育、10座国家牡丹园林综合体建设,培育和引进牡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0家。
4.全市牡丹种植面积累计扩大到60万亩,鼓励农户和企业到外地发展牡丹种植业,累计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
5.初步完成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6.全面开展牡丹产业的宣传工作,筹办世界牡丹大会。
7.完成京东商城(或者天猫商城)“菏泽牡丹精品旗舰店”建设,在全国主要城市完成100家“菏泽牡丹精品连锁超市”建设,组织牡丹企业参加全国相关的知名博览会,牡丹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二)加快发展阶段
实施期限:2021年1月—2021年12月。
主要任务:
1.累计完成15家龙头企业、15座国家牡丹园林综合体建设;培育和引进牡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5家。
2.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参加国际专业展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国际市场的开发,培育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牡丹产品品牌。
3.完成曹州牡丹园5A级景区升级改造、牡丹雕塑公园、牡丹景观带和若干个牡丹农庄等承载设施的建设,推进牡丹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
4.全市牡丹种植面积累计扩大到80万亩,鼓励农户和企业到外地发展,牡丹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5.进一步完成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6.继续加强牡丹产业的宣传工作。
7.完成300家“菏泽牡丹精品连锁超市”建设,全面完成国内市场布局,牡丹产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
(三)升级发展阶段
实施期限:2022年1月—2022年12月。
主要任务:
1.全面完成菏泽市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2.全市牡丹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到100万亩,鼓励农户和企业到外地发展,牡丹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
3.全面完成“种苗繁育、花卉培植、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集群的建设,使菏泽成为我国牡丹产业种苗繁育、技术研发、标准建立、新品开发、加工制造、检测检验、市场营销、商品出口、品牌培育、产业信息、人才培养、科普宣传、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以及融合发展的高地。
4.全面完成“菏泽牡丹”与“世界牡丹之都”等城市品牌的宣传与打造工作,使菏泽成为国际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
5.初步完成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6.累计完成20家国际化龙头企业的培育、20座国家牡丹园林综合体建设;培育和引进牡丹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家,牡丹产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三、发展重点
(一)推进科研与种植体系建设
1.推进新品种选育、测试与繁育基地建设
在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的引领下,改造和提升现有牡丹园林,建成5个总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国家级牡丹新品种繁育和测试基地。通过加强引导和挂牌管理,使各园林之间既竞争又协同发展,避免过度同质化竞争,确保科研资源和力量的统筹与有效利用,集中力量培育出5种以上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新品种(观赏与油用兼具、高产油用),并建立相应的繁育和栽培技术体系。
全面建设国家牡丹种质资源菏泽库(一主两副),汇集国内外优质牡丹品种,开展优质品种的育种工作。
2.推进龙头企业和牡丹园林综合体的建设
通过并购重组或者引进等方式,培育出20家以上的牡丹产业龙头企业,以此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20座总面积超过1万亩的集科技研发、种苗繁育、示范种植、反季节栽培与鲜切花栽培、生产加工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牡丹园林综合体。通过科学栽培与精细化的田间管理,使全市每年牡丹种苗供应量达到2亿株以上,鲜花(反季节栽培、切花)、不凋花供应量达到4000万支(盆)以上,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3.加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引导农户或企业找准牡丹产业的投资方向。由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负责,对牡丹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梳理,确定对技术与管理要求的难易程度、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和金额,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引导农户与企业选择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的投资方向,避免因盲目扩大栽培面积而产生损失。鼓励农户或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加大牡丹种苗繁育的种植面积。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和合作社,大力发展牡丹反季节栽培栽培或深加工项目。鼓励企业建设高产药用牡丹种植基地,并利用淘汰的牡丹植株加工丹皮粉。鼓励有实力企业加大牡丹产业的投资,增强创新能力,扩大销售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引导农户或企业逐步扩大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利用生物技术等科技手段,培育高产牡丹品种和高产种苗,加强田间精细化管理,确保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达到高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稳步扩大牡丹种植面积。力争到2022年,全市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中超高产 (400㎏/亩)牡丹示范基地10万亩以上,高产(300㎏/亩)牡丹示范基地30万亩。大力引导种植大户和企业到适宜牡丹生长的地区种植油用牡丹,支持牡丹区发展以油用牡丹种植为重点的林下套种模式。
(二)推进观赏牡丹产业建设
1.大力培育观赏牡丹。充分利用现有牡丹科研机构和牡丹园林的科研力量,大力推进现有观赏牡丹品种的分类甄别与鉴定,完善观赏牡丹新品种繁育与推广路径。通过新技术育种,培植出花型更大、花色更艳、花朵更多的系列新品种,利用现有牡丹园林和牡丹园林综合体,结合乡村振兴和旅游项目,进行新品种示范性培植和推广,逐步提升观赏牡丹新品种的开发、优选和繁育力度。
2.大力发展牡丹反季节栽培和鲜切花产业。对现有牡丹反季节栽培、鲜切花、插花等栽培生产基地和牡丹园林进行升级改造,培育5个规模较大、设施齐全、水平较高、品种丰富、管理现代的观赏牡丹栽培示范园。
3.大力发展观赏牡丹产业。运用生物技术拉长牡丹花期,同时通过设施栽培和牡丹种苗的分类繁育,达到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牡丹的目的。强化观赏牡丹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支持力度,建设规模化的观赏牡丹龙头企业。强化观赏牡丹人才的培训,为观赏牡丹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加强观赏牡丹与文旅项目的结合发展,在菏泽文化旅游项目当中,全面植入牡丹元素,利用文化旅游项目带动观赏牡丹发展。借助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和牡丹国际商品大市场的建设与推广,拓展观赏牡丹销售渠道。借助举办世界牡丹大会的契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合作,通过在国外建设“牡丹园林”、“牡丹种植与加工示范区”,将牡丹产业的发展推向国外,以此拓展牡丹产业的国际市场。
(三)推进牡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全面梳理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编制牡丹产业标准体系,从种苗繁育、品种鉴定、商品检验、大田种植、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国家技术标准,占据发展高地。
(四)推进牡丹加工产业集群建设
1.依托菏泽市国家牡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牡丹产业深加工园区,形成聚集效应,带动牡丹深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2.推进牡丹原料加工项目的建设。积极引导牡丹生产企业与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技术指导作用,重点发展牡丹籽毛油、丹皮、花瓣与花蕊,以及食用菌培植原料等初加工产品,为牡丹商品提供原辅材料,建立牡丹初加工产品的等级分类和用途分类体系,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力争到2022年,达到年加工5万吨牡丹籽毛油、10万吨花瓣、花蕊和3000吨丹皮的生产能力,培育出10家专业生产企业,形成规模超过50亿元的原料供应市场,建成我国最大的牡丹原料生产基地。
3.推进牡丹高端食用油加工项目的建设。引导牡丹生产企业与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技术指导作用,重点开发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妇婴体质发育、促进青少年脑部发育、促进老年人改善记忆和消除疲劳等功能性高端食品。力争到2022年,达到年加工5万吨牡丹精品油的生产能力,培育出10家专业生产企业,形成规模超过100亿元的牡丹食用油市场,建成我国最大的牡丹食用油生产基地。
4.推进牡丹功能性食品和药品制造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牡丹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引导牡丹生产企业与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技术指导作用,重点开发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保肝护肝、前列腺保健和补肾、提高女性荷尔蒙、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和保护视力等功能性保健食品与药品。力争到2022年,培育出10家龙头企业,形成规模超过50亿元的牡丹食品与药品市场,建成我国最大的牡丹食品药品生产基地。
5.推进牡丹美容护肤产品制造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牡丹在高端美容护肤领域的应用,引导牡丹生产企业与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技术指导作用,重点开发具有祛斑、保湿、护肤、护唇、防晒、抑菌消炎等功能性美容护肤产品。力争到2022年,培育出10家专业生产企业,形成规模超过50亿元的牡丹日化美容护肤市场,建成我国最大的牡丹日化美容护肤产品生产基地。
6.推进牡丹衍生品加工制造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牡丹衍生品的开发,以菏泽巨野县牡丹书画基地为基础,引导牡丹生产企业与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开发各类高档牡丹礼盒、手绘丝巾、旗袍、居家饰品、装饰品、芳香剂、折扇、陶瓷,以及面塑、雕塑、雕刻、书画、剪纸、音乐、戏剧等衍生文旅产品。力争到2022年,培育出10家专业生产企业,形成规模超过20亿元的牡丹衍生文旅产品市场,建成我国最大的牡丹衍生文旅产品生产基地。
(五)推进牡丹文化旅游集群建设
在深入挖掘菏泽牡丹、黄河和历史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活动汇聚”等五大战略的实施,将山东旅游产业主题从“一山、一水、一圣人”变为“一山、一水、一花、一圣人”,打造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的牡丹文旅产业集群,带动菏泽市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时、全域、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以京九高铁即将通车为契机,做足高铁文章,使菏泽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吸引全国各地的旅游消费。
1、推进提升改造曹州牡丹园建设。以世界级的牡丹花城,国际级的牡丹花园为目标,错时、错品种差异化发展,打造全季、全天、全龄、全空间的多维空间平台牡丹IP文旅小镇,实现一年四季有花,天天有游客,把曹州牡丹园建设成为集牡丹观赏、旅游、科研、康养、休闲娱乐、产品体验为一体的城市靓丽名片,成为推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2、推进牡丹文旅产业识别体系的建设。通过全球有奖征集的方式,设计“菏泽牡丹”形象图案和整套VI体系,在取得广大群众对牡丹产业发展共识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和扩大菏泽牡丹与城市知名度的目的。在各旅游景点、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及各类活动,规范使用“菏泽牡丹”标识。
3、推进“赵王河、七里河国家牡丹湿地公园”的建设。
规划和建设赵王河、七里河国家牡丹湿地公园,牡丹小镇、尧舜牡丹工业旅游区等,使之成为菏泽市文化与旅游的核心承载基地,建设包括中国牡丹博物馆、国际国花博览园、国际影视创作与拍摄基地、国际房车露营基地、国际婚博基地、航天科技娱乐基地、各类艺术馆、博物馆、方特“熊出没”游乐园和野生动物世界等文娱项目。
4、推进牡丹园林集群的建设。在确保科研、种苗繁育和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提升曹州牡丹园、古今园、凝香园、天香公园、中国牡丹园、国花精品园、尧舜牡丹产业园、瑞璞牡丹科技园、冠宇牡丹科技园、环堤公园、赵王河公园、天草药业牡丹园等现有牡丹园林,达到国家级牡丹园林的标准,使之成为菏泽市文旅产业承载基础。在菏泽每个区县和中心镇都要建设一座牡丹园林,打造世界最大的牡丹园林群落。
5、推进现有文旅设施牡丹元素的植入。
重点对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曹州书画院、中华祖源景区、中国临济文化园、浮龙湖文化旅游景区、穆李村文化风情园、东明国家森林公园等公园和旅游景区(点)进行升级改造。
重点打造黄河故道生态旅游产业带,建设郓城水浒好汉城和浮龙湖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
6、增加牡丹元素、提升城市文化与旅游的承载能力。
推进“牡丹农庄”的建设。鼓励全市各区县乡镇街道,利用适合的边角荒地、农业设施用地,或者改造现有农家乐,总计建成若干个集牡丹观赏、美食鉴赏、知识普及、摄影绘画、乡村文艺演出、手工艺品制作、休闲娱乐,以及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基地,形成一庄一特色的牡丹农家乐体系,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7、推进牡丹景观大道的建设。在菏泽交通主干道、主河道两侧,建设多条牡丹生态景观带,沿牡丹区国花大道北侧建100米的牡丹观赏带。利用沿街商业用房,打造以牡丹为主题元素的休闲购物美食步行街,为广大市民、游客休闲与购物提供好去处。
8、建设牡丹健康小镇和运动小镇。围绕曹州牡丹园提升改造和七里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健康小镇和运动小镇,突出牡丹、健康、生态、休闲和运动等五个主题,拓展牡丹生态休闲和旅游观光功能。健康小镇以满足老年人的休闲养生和康复疗养需求为重点,积极发展自助养老社区、度假养生公寓等养老机构,建设具有牡丹特色田园风光的颐养新村,开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市场,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运动小镇以满足户外运动爱好者和青少年的运动与娱乐需求为重点,发展安全教育、野外生存、房车露营、群众活动和极限运动等基地,打造休闲与健康运动的承载基地。
9、促进全市对牡丹元素的使用。在菏泽全市行政边界的道路入口处、车站与码头,设立标志性牡丹艺术作品。在全市的街边绿化带、十字路口环岛、社区公园和公交站点等地方,设立各种牡丹艺术作品。在全市范围内,建设牡丹雕塑公园、牡丹雕塑大道等。鼓励全市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穿着拥有牡丹元素的服饰。
10、推进牡丹影视剧的拍摄。拍摄时代主旋律电视连续剧,以通过牡丹产业脱贫致富的现代农村励志故事,倡导勤劳致富,弘扬高尚道德,赞美和谐盛世,达到宣传菏泽、赞美菏泽的目的。
排演大型室外情景剧,深入挖掘尧舜的经典历史与神话故事,通过牡丹传奇故事,抓住游客的猎奇心理,打造游客必看的标志性娱乐节目,满足夜晚文娱活动需求,形成“白天赏花、晚上看戏”的文化旅游格局,达到弘扬高尚品德、推崇和谐盛世的目的。情景剧常年在曹州牡丹园内演出,吸引国内外游客观看。
11、办好世界牡丹大会。
积极做好世界牡丹大会各项工作,以“交流、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以“一会四论坛”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盛会,举办一个国际牡丹产品博览会,召开四个高峰论坛 (牡丹种植、品种繁育、切花、反季节栽培技术论坛,牡丹加工技术论坛,文化旅游论坛,牡丹产业投融资与国际合作论坛)。成立世界牡丹协会,菏泽市作为秘书处常设会址。
12、高标准办好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在每年4月1日—5月31日期间,举办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每届历时30天,在高标准提供赏花服务的同时,举办菏泽七里河汽车越野拉力赛、牡丹汽车展、牡丹湿地汽车露营、牡丹旗袍大赛、牡丹插花艺术展和牡丹美食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13、打造菏泽牡丹二日游。丰富完善牡丹游特色产品,打造牡丹精品二日游线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菏泽宾馆、餐厅、购物商场、休闲步行街、推广企业等分批纳入牡丹旅游购物体系当中。加强与大城市特别是周边核心城市旅行社合作,强化宣传营销。企业给予旅行社一定的补贴,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扶持。
(六)推进牡丹国际商品大市场建设
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菏泽牡丹国际商品大市场,分为牡丹种苗与原料、牡丹花卉和牡丹商品等三个展区,经营范围包括牡丹优质种苗、牡丹籽、牡丹毛油、丹皮、花瓣、花蕊、牡丹反季节栽培、鲜切花、牡丹商品与衍生品、栽培设备与用具、肥料、播种、采摘和储运设备等的展览销售与仓储物流,形成特色明显、功能完善(商品展销、网上交易、结算、仓储物流、通关报关、质量监督、贸易融资和可追溯等)、规模大、实力强、辐射面广、知名度高,年交易额达到200亿元以上的国际化市场体系,打造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牡丹全产业链商品交易中心。
(七)推进菏泽牡丹大数据中心建设
积极与市开发区大数据中心对接,设立独立的菏泽牡丹产业数据分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定期收集和汇总全世界特别是菏泽市范围内牡丹产业发展的基本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后,指导菏泽市牡丹产业的有序发展。
(八)推进牡丹商品销售体系建设
1.利用现有的天华电商产业园等现有电商产业园区,建设中国牡丹国际电商物流园,承担牡丹商品的网络销售、牡丹产品进出口、仓储物流,以及牡丹产业创新创业等职能。
同时,提升和改造现有的电商物流园,作为中国牡丹国际电商物流园的分园,进行授权和挂牌管理。
2.组建混合所有制的菏泽牡丹商贸物流有限公司,负责带动牡丹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销售工作。力争到2022年,以直营和加盟的方式,在全国发展超过1000家的“菏泽牡丹精品连锁超市”(含加盟店),并在京东商城、天猫商城和苏宁易购上开设 “菏泽牡丹旗舰店”,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牡丹商品销售渠道。
3.组织牡丹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系列“菏泽牡丹商品品鉴会”活动,发展全国销售代理商,加强牡丹商品在全国各大型卖场中的销售,提升牡丹商品与品牌知名度。
4.组织牡丹企业,参加国内和国际相关博览会,寻找国内和国际客户,并通过代加工等形式,拓展国际牡丹商品市场。
(九)推进牡丹产业孵化平台建设
引进包括中关村领创空间在内的知名“双创”孵化机构,借助其人才、技术与企业资源优势,建设菏泽牡丹“双创”基地,开展牡丹产业的创新与创业活动。鼓励各类企业与资本,利用现有的产业园、电商物流园、牡丹园林等空间场地,创建各类牡丹创新创业基地。促进 “双创”企业,通过OEM/ODM、销售合作等方式,与牡丹生产加工企业紧密结合,解决产品生产与供应的问题。
(十)加快中国牡丹国际博览中心和牡丹国花馆建设
利用现有设施,规划建设中国牡丹国际博览中心和牡丹国花馆,承担全国牡丹产业优秀科技与发展成果展示。承担牡丹苗木、牡丹花卉、牡丹商品和牡丹衍生品的展览展销,牡丹学术交流、企业投融资对接、新闻发布等事项。
(十一)推进中国牡丹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由菏泽学院、菏泽职业学院牵头,联合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技术指导作用,共同建设中国牡丹人才培训基地,主要承担新品种培育、精细化种植管理、应用技术、加工工艺、旅游管理、乡村规划与建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牡丹艺术等实用型技术的培训。培训基地采取学历教育与技能实训相结合的方式,为全国的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培养牡丹科技人才。积极开展牡丹技术国际交流活动,选派科技人员出国深造,引进国际牡丹科技人才来菏工作。
(十二)推进牡丹品牌工程建设
1.大力推进牡丹品牌培育工程。建立菏泽市著名品牌的评价体系,开展牡丹品牌的评定工作,对于符合条件的品牌颁发 “菏泽市著名牡丹品牌”荣誉证书。支持牡丹企业申请山东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申请认定工作,对获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加强企业“三品一标”认定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 “菏泽牡丹原产地”(2002年通过)、“中国牡丹城”(2006年评)和“中国牡丹之都”(2012年命名)等殊荣,为牡丹产品和企业提供信用认证。对于通过质量检查的产品和企业,在可追溯体系管理下,企业可申请使用“菏泽牡丹”标识。
2.加强标准建设。强化企业开展牡丹种苗、牡丹种子、牡丹反季节栽培、芍药切花、丹皮、花蕊、花瓣、牡丹商品和衍生品的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积极鼓励企业制定牡丹产品企业标准,进一步上升为行业标准,支持企业对接国际标准,进行国际认证和国际商标注册,培育一批国际自主品牌,打造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菏泽牡丹产品整体品牌形象。
3.强化牡丹产品市场监管。加强与公安、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等部门结合,强化牡丹产品质量监管,规范牡丹产业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牡丹产品市场,维护和提高牡丹产品的品牌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