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在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1月重庆市首次承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全市两年累计签订制造业招商引资项目2917个,达成合同金额11587亿元。
其中,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有1381个、合同金额9528亿元,这些项目聚焦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
当前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重点产业项目集群式落地,产业链“补链强链”成效显著,经济与就业双向拉动,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市锚定“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目标,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半导体等核心赛道,依托“产业大脑”系统精准谋划项目,引入一批填补产业空白、带动生态升级的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链式发展。
当前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不仅带来直接投资增量,更通过“项目投产—产值贡献—就业带动”传导链条,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其中,从投资规模看,2023年签约的120个产业转移项目计划引入总金额2021亿元,目前投资到位率超70%,为全市制造业投资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产业生态“协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市通过承办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不仅引进项目与资金,还实现“以项目带技术、以技术聚人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比如,来渝项目之一的三安意法碳化硅,引入国际领先的8英寸晶圆制造技术,带动我市半导体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另一个来渝项目,苏州凌创带来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与长安、赛力斯等本地车企形成技术协同,推动联合研发与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重庆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吸引了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回流和集聚,同时多所本地高校与转移企业合作,形成“企业需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良性循环。比如,意法半导体通过与重庆邮电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近年来双方围绕校企人才合作、共建创新平台与科研成果转化等多个方向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中机院以研究和规划为引领,以招商托管为支撑,从咨询、规划设计软服务向开发运营领域迈进,形成多元化业务版块。服务范围涵盖大数据、咨询、规划、招商运营及托管等5大类服务。
在招商服务中,本院提出“离岸招商、离岸孵化”的创新理论,通过以商招商、以资购商等多种招商形式推进工作,得到贵州省投资促进局、甘肃天水市政府、金乡经济开发区等40多个地方政府和30余家知名产业地产商的认可。经手项目霍尔果斯经开区伊宁园区产业链图谱及招商策划项目 /
普光经开区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招商图谱项目 /
太原市产业链招商图谱编制项目 /
盐城400平方公里滩涂用地招商策划项目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推介项目 /
贵州省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及招商地图项目 /
恩施硒茶产业园产业规划与招商前置研究 /
孝南区的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招商策划 /
贵州观光生态农业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
...................................................
欢迎致电咨询 400-666-8495